[发明专利]一种彩色图像阴影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2327.8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8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刘立;马学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60 | 分类号: | G06T7/6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毓英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彩色图像处理领域,涉及一种彩色图像阴影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计算输入的彩色图像的颜色通道之间的差值,及灰度,据此构造特征向量空间;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潜在阴影区域类、非阴影区域类以及划为过渡区域类两类;去除潜在阴影区域内的干扰区域;确定过渡区域内的阴影区域像素点;确定阴影区域。本发明具有计算量小,处理速度快,不易受干扰区域和光照条件变化的影响的优点。本发明能有效检测复杂背景情况下各种强度的阴影区域,具有检测准确、处理速度快、无需人工干预等优点,适合于实际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彩色 图像 阴影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彩色图像阴影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根据输入的彩色图像计算B分量与R分量的差值以及B分量与G分量的差值,并对分别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的B分量与R分量的差值BR′(x,y)以及B分量与G分量的差值BG′(x,y)2)计算输入彩色图像的灰度I(x,y);3)构造阴影检测所用的特征向量空间F,即F={F1,F2,F3}={BR′(x,y),BG′(x,y),I(x,y)};4)设定进行聚类分析的类别:潜在阴影区域类、过渡区域类和非阴影区域类,并设定各自的初始类心及迭代次数,采用欧式距离衡量特征向量空间F中的两点之间的距离;5)每次聚类迭代时,计算特征向量空间中各点到三个类心的距离,并将其划归为距离最近类心对应的一类。将特征向量空间里所有点进行分类后,计算每类所有点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平均值,并将其设为新的类心,重新进行分类,最终将图像中的特征点分为3类;6)分别计算各类心到特征向量空间中(1,1,1)点的距离Di(i=1,2,3),将其中的最大值对应的类作为潜在阴影区域类,最小值对应的类划为非阴影区域类,剩余的一类划为过渡区域类;7)去除潜在阴影区域内的干扰区域:对于划分到潜在阴影区域类的点,采用4‑连通定义计算潜在阴影区域中各连通区域的面积,即每个连通区域的像素数,用Ωk(k=1,2,...,K)表示,K表示连通区域的总数,将各潜在阴影区域的Ωk与阈值T1进行比较,若满足Ωk>T1则认为是干扰区域并去除;8)确定过渡区域内的阴影区域像素点:考察过渡区域类内各像素点在其8‑邻域内是否存在经过上步处理后的潜在阴影区域中的点,如果存在,则将该像素点划分为阴影区域;否则,将其划分为非阴影区域;9)确定阴影区域:将经第7步处理得到的潜在阴影区域和经第8步处理得到的阴影区域像素点合并,最终得到阴影区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23232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反射式空间光调制器产生旋转的复合涡旋光束的装置
- 下一篇:快速行驶的船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