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子带隙结构及其三维微波段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55345.0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4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宁焕生;汪俊;何伟;毛凌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H3/00 | 分类号: | H03H3/00;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成金玉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子带隙结构及其三维微波段实现方法,属于微波技术领域。该光子带隙结构由结构单元级联而成,每个结构单元由叉指形状排列的金属条构成,可实现特定频率下的入射电磁波能量的近似全部传输。本发明提出的光子带隙结构三维微波段实现方法主要是:利用电磁缩放原理,将光子带隙结构尺寸放大到所需要的微波频段上;从能量束缚角度出发,将光子带隙结构移植到三维基板上;采用微带线和渐变线激励移植后的三维结构。本发明提出的结构简单,易于设计,其三维微波段实现方法将大大减少光子带隙结构在微波段具体应用的仿真时间,为其在带通、带阻滤波器和电磁隐身等领域的应用带来极大的便利。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子 结构 及其 三维 微波 实现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光子带隙结构,由金属条组成的结构单元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单元沿电磁波传播方向级联连接,每个结构单元由均带有凹槽的左侧金属条(1)和右侧金属条(2)组成,左侧金属条(1)与右侧金属条(2)对称放置形成叉指结构,左侧金属条(1)和右侧金属条(2)之间的距离由所需的入射电磁波能量近似全部传输的波长确定,其中,两侧金属条之间的距离为上述波长的1~2倍,凹槽处之间的距离为该波长的0.4~0.8倍,左侧金属条(1)和右侧金属条(2)两端长度相等,为该波长的0.4~0.6倍,凹槽处长度为该波长的0.45~0.55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15534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葛根芩连汤掩味混悬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急救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