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恢复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51975.5 | 申请日: | 201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4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J·沃贝基;K·赫曼;H·杜兰;M·拉希莫 | 申请(专利权)人: | ABB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861 | 分类号: | H01L29/861;H01L29/06;H01L21/329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朱海煜;徐予红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提供快速恢复二极管(1),其包括具有阴极侧(21)和在该阴极侧(21)相对侧的阳极侧(22)的n掺杂基极层(2),在该阳极侧(22)上的p掺杂阳极层(5)。具有掺杂分布的该阳极层(5)包括至少两个子层(51、52、53),其中第一子层(51)具有第一最大掺杂浓度(515),其在2*1016cm-3和2*1017cm-3之间并且其高于任何其他子层(52、53)的最大掺杂浓度。末尾子层(52)具有末尾子层深度(520),其大于任意其他子层深度(51、53),其中该末尾子层深度(520)在90至120μm之间。该阳极层的掺杂分布下降使得在至少20μm的第一深度(54)和最大50μm的第二深度(55)之间达到在5*1014cm-3和1*1015cm-3范围中的掺杂浓度。这样的掺杂浓度的分布通过使用铝扩散层作为该至少两个子层(51、52、53)获得。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恢复 二极管 | ||
【主权项】:
一种快速恢复二极管(1)包括具有阴极侧(21)和在所述阴极侧(21)相对侧的阳极侧(22)的n掺杂基极层(2),在所述阳极侧(22)上的p掺杂阳极层(5),所述阳极层(5)具有掺杂分布并且包括至少两个子层(51、52、53),其设置平行于所述阳极侧(22),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子层(51、52、53)包括第一子层(51)和末尾子层(52),所述第一子层(51)具有第一最大掺杂浓度(515),其在2*1016cm‑3和2*1017cm‑3之间并且所述第一最大掺杂浓度高于所述至少两个子层(51、52、53)中的任何其他子层(52、53)的最大掺杂浓度,具有末尾子层深度(520)的所述末尾子层(52),所述末尾子层深度(520)大于任意其他子层深度(54、55),其中所述末尾子层深度(520)在90至120μm之间,其中所述阳极层(5)的掺杂分布下降使得在至少20μm的第一深度(54)和最大50μm的第二深度(55)之间达到5*1014cm‑3和1*1015cm‑3范围中的掺杂浓度,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子层(51、52、53)是铝扩散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BB技术有限公司,未经ABB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5197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