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电子照相设备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548172.4 申请日: 2010-11-16
公开(公告)号: CN102063027A 公开(公告)日: 2011-05-18
发明(设计)人: 小泽智仁;秋山和敬;西村悠;田泽大介 申请(专利权)人: 佳能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G03G5/147 分类号: G03G5/147;G03G5/14;G03G15/00
代理公司: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代理人: 刘新宇;李茂家
地址: 日本东京都大***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电子照相设备。本发明提供: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具有该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电子照相设备,所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具有光导电层、中间层和表面层,其中当所述表面层中的Si+C原子密度由DS×1022原子/cm3表示时,该DS为6.60以上,和当在所述光导电层中沿层厚度方向氢量分布中H/(Si+H)的最大值由HPmax表示,第二光导电区域中H/(Si+H)的平均值由HP2表示时,DS和HP2满足下列表达式(1)以及DS和HPmax满足下列表达式(2):HP2≥0.07×DS-0.38...表达式(1)HPmax≤-0.04×DS+0.60...表达式(2)。
搜索关键词: 电子 照相 感光 构件 设备
【主权项】:
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包含基体、在所述基体上由氢化非晶硅形成的光导电层、在所述光导电层上由氢化非晶碳化硅形成的中间层和在所述中间层上由氢化非晶碳化硅形成的表面层,其中当在所述表面层中的碳原子数(C)相对于在所述表面层中的硅原子数(Si)和碳原子数(C)的总和之比(C/(Si+C))由CS表示时,所述CS为0.61以上至0.75以下,当在所述表面层中的氢原子数(H)相对于在所述表面层中的硅原子数(Si)、碳原子数(C)和氢原子数(H)的总和之比(H/(Si+C+H))由HS表示时,所述HS为0.20以上至0.45以下,和所述表面层的层厚度为0.2μm以上至3.0μm以下;当在所述中间层中的碳原子数(C)相对于在所述中间层中的硅原子数(Si)和碳原子数(C)的总和之比(C/(Si+C))由CM表示时,所述CM为0.25以上至0.9×CS以下,当在所述中间层中的氢原子数(H)相对于在所述中间层中的硅原子数(Si)、碳原子数(C)和氢原子数(H)的总和之比(H/(Si+C+H))由HM表示时,所述HM为0.20以上至0.45以下,和所述中间层的层厚度为0.1μm以上至1.0μm以下;当在所述表面层中的硅原子的原子密度和碳原子的原子密度的总和由DS×1022原子/cm3表示时,所述DS为6.60以上,当在所述中间层中的硅原子的原子密度和碳原子的原子密度的总和由DM×1022原子/cm3表示时,所述DM小于6.60,和当在所述光导电层中的硅原子的原子密度由DP×1022原子/cm3表示时,所述DP为4.20以上至4.80以下;和当在所述光导电层中沿层厚度方向的氢量分布中氢原子数(H)相对于在所述分布中硅原子数(Si)和氢原子数(H)的总和之比(H/(Si+H))的最大值由HPmax表示时,所述DS和所述HPmax满足 下列表达式(2),和当从所述光导电层沿层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的中间层侧中的氢原子数(H)相对于在所述中间层侧的硅原子数(Si)和氢原子数(H)的总和之比(H/(Si+H))由HP2表示时,所述DS和所述HP2满足下列表达式(1):HP2≥0.07×DS‑0.38...表达式(1)HPmax≤‑0.04×DS+0.60...表达式(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4817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电子照相感光体-201610177341.5
  • 前田诚亮;仓持和裕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2016-03-25 - 2019-11-08 - G03G5/147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强度、具有良好的清洁性、同时具有所希望的电特性而能够形成高画质的图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是在导电性支承体上依次层叠感光层和表面层而成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表面层在树脂中含有数均一次粒径为10~500nm的导电性填料,该导电性填料被含有氟代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表面处理剂表面处理过。
  • 有机感光体及其制造方法-201410490494.6
  • 高桥圣二郎;小玉大典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2014-09-23 - 2018-12-21 - G03G5/147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长期稳定地得到面内的图像浓度的高均匀性的有机感光体及其制造方法。有机感光体的特征在于,是在导电性支撑体上层叠有机感光层和由固化树脂构成的表面层而成,该表面层是通过将含有用于形成固化树脂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利用硅烷偶联剂进行了表面处理的金属氧化物微粒、和下述通式(1)所示的硅烷化合物的组合物进行固化处理而得到的。其中,式中,R1~R3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6~20的芳基,R1~R3中的至少1个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6~20的芳基。通式(1)
  •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201210567378.0
  • 是永次郎;春山大辅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2012-12-24 - 2018-11-20 - G03G5/147
  •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导电性基体、设置在所述导电性基体上的感光层、和设置在所述感光层上或包含在所述感光层中的表面层,其中,所述表面层由包含具有羟基的第一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和具有甲氧基的第二反应性电荷输送材料的组合物的固化膜形成,并且具有的弹性变形率R满足下述表达式(1):0.40≤R≤0.51。
  •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201210574828.9
  • 山野裕子;春山大辅;山本真也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2012-12-26 - 2018-10-09 - G03G5/147
  • 本发明提供了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方法。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包含导电性基板;感光层;和设置在该感光层上或者包含在该感光层中的表面层,表面层的表面粗糙度Rz为0.1μm~0.3μm,并且表面具有选自脂肪酸金属盐和氟树脂颗粒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并且该感光体满足由以下表达式(1)和(2)表示的关系:Y≤‑5X+150表达式(1),Y≥‑0.75X+30表达式(2)。其中,Y表示脂肪酸金属盐的覆盖率,并且X表示氟树脂颗粒的覆盖率。
  •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其制造方法、处理盒以及成像装置-201210523963.0
  • 武井雅之;多田一幸;池田贤治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2012-12-07 - 2018-09-14 - G03G5/147
  • 本发明提供一种清洁不良及调色剂转印不良得以抑制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该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处理盒和成像装置。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导电性支持体、设置于导电性支持体上的感光层、以及设置于感光层上且含有粘结树脂及氟系颗粒的保护层5,所述保护层中,相对于所述粘结树脂的所述氟系颗粒的含量在表面侧比在所述感光层侧高,并且所述保护层中的存在于表层区域5A的所述氟系颗粒7A的个数相对于所述保护层中所含的所述氟系颗粒的总个数为15个数%以上且35个数%以下,其中所述表层区域为从表面至相当于所述氟系颗粒的平均粒径的深度处的区域。
  •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及成像装置-201210189812.6
  • 是永次郎;松木敬子;岩崎真宏;中村光秀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2012-06-08 - 2018-07-27 - G03G5/147
  • 本发明提供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及成像装置。所述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导电基体和设置在该导电基体上的感光层,其中最上面的表面层由以下所述的组合物的固化膜构成,所述组合物含有:选自具有‑OH基作为反应性官能团的第一反应性电荷传输材料和具有‑OCH3基作为反应性官能团的第二反应性电荷传输材料中的至少两种反应性电荷传输材料;氟树脂颗粒;以及具有由下列结构式A和B所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含有氟化烷基的共聚物,并且所述最上面的表面层的相对介电常数εr满足下式(1):式(1):3.5≤εr≤4.0。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中,残余电位的增加得到抑制,并且重复形成图像时所引起的图像部分与非图像部分之间的表面电势差的增大也得到抑制。
  • 电子照相感光体、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和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造方法-201711346989.1
  • 堀口治男;藤田俊行;押山智宽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2017-12-15 - 2018-06-26 - G03G5/147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电位稳定性优异且耐磨损性高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特征在于,是在导电性支撑体(201)上至少依次层叠感光层(203)和保护层(204)而成的,保护层(204)包含含有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在405±50nm的范围内具有极大吸收波长的电荷输送剂和单分子系光聚合引发剂的组合物的固化物,电荷输送剂和光聚合引发剂满足下述式(A)。式(A):ΔG=Eox(D/D+)-Ered(A-/A)-E*≤-0.2[eV](上述式(A)中,ΔG表示自由能变化,Eox(D/D+)表示上述电荷输送剂的氧化电位,Ered(A-/A)表示上述光聚合引发剂的还原电位,E*表示上述电荷输送剂的激发能)。
  • 电子照相用的像载体及其制造方法-201710255501.8
  • 崎村友子;芝田丰子;弓田正则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2017-04-19 - 2017-10-31 - G03G5/147
  • 本发明提供耐磨损性、耐伤性及调色剂脱模性优异、可长期地抑制由清洁不良引起的图像缺陷的产生的电子照相用的像载体。本发明为电子照相用的像载体及其制造方法。该像载体具有由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的聚合固化物形成的表面层。上述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含有自由基聚合性全氟聚醚化合物(自由基聚合性PFPE),该自由基聚合性PFPE中的平均氟原子数对于平均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数之比为2.0以上且20.0以下。
  • 电子照相感光体-201611121221.X
  • 崎村友子;芝田豊子;弓田正则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2016-12-08 - 2017-06-20 - G03G5/147
  •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磨损性、耐损伤性及清洁性优异、且能够长期表现出这些特性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具有导电性支承体、感光层及保护层。上述保护层由自由基聚合性组合物的聚合固化物形成,该自由基聚合性组分含有自由基聚合性单体、自由基聚合性全氟聚醚化合物及自由基聚合性金属氧化物微粒。
  •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其制造方法、图像形成设备和处理盒-201210061769.5
  • 岩崎真宏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2012-03-09 - 2017-06-09 - G03G5/147
  •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其制造方法、图像形成设备和处理盒。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导电性基体和在所述导电性基体上的感光层,其中具有所述感光体的最外表面的层含有通过使具有芳香族基团和‑CH2OH基团的交联性电荷输送材料聚合而形成的聚合物,并且所述具有最外表面的层满足下式(1)(峰2)/(峰1)≤0.05(1),其中峰1表示在测定所述具有最外表面的层的红外吸收光谱时获得的芳香族基团的伸缩振动的吸收峰(约1550cm‑1~约1650cm‑1)的峰面积,峰2表示在测定所述具有最外表面的层的红外吸收光谱时获得的芳香醛的吸收峰(约1670cm‑1~约1710cm‑1)的峰面积。
  • 一种耐磨感光鼓-201410600209.1
  • 朱振新 - 朱振新
  • 2014-10-31 - 2016-06-01 - G03G5/14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感光鼓,包括表面依次层叠有导电层、基底层、电荷发生层以及电荷输送层的铝基管,所述铝基管与导电层之间设有磁粉层,在电荷输送层的外表面还设有耐磨防护层。所述耐磨防护层为类金刚石膜。所述耐磨防护层为金属玻璃膜。所述金属玻璃膜为铬基金属玻璃膜。所述每个镀层之间均通过交联剂连接。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感光鼓的铝基管表面设有磁粉层,附着在显影辊表面的磁性碳粉能够通过永磁体吸引附着于感光鼓表面而实现显影,可以增加感光鼓与显影辊之间的距离,减少接触,同时在感光鼓表面设置耐磨防护层,因此感光鼓的寿命大大延长,同时也提高了打印品质。
  • 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加工方法和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201310133333.7
  • 西田孟;川井康裕;高桥孝治 - 佳能株式会社
  • 2013-04-17 - 2013-10-30 - G03G5/147
  •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加工方法和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生产方法。在垂直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旋转轴的截面中,当作为截面与接触面(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成型构件接触的面)的交线的弧由弧AB表示,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截面的圆的中心由中心O表示以及在成型构件加压接触方向的直线中通过中心O的直线与弧AB的交点由交点C表示时,以使∠AOC和∠BOC分别满足下式(1)和(2)的方式将成型构件表面上的凹凸结构转印到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0.5°≤∠AOC≤45°(1),和0.5°≤∠BOC≤45°(2)。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