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钕掺杂钒酸镥晶体内制备条形波导激光器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4508.0 | 申请日: | 201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5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峰;谭杨;张怀金;路庆明;管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06 | 分类号: | H01S3/06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王绪银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在钕掺杂钒酸镥晶体内制备条形波导激光器件的方法,属于光电子器件制备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在钕掺杂钒酸镥晶体中形成条形波导和实现条形波导激光输出。采用脉冲重复频率为200千赫兹,能量为2~17毫焦/脉冲,写入速度为0.2~15毫米/秒的飞秒激光,在钕掺杂钒酸镥晶体内形成条形波导。对波导端面进行激光谐振腔镀膜后,利用泵浦激光对钕掺杂钒酸镥条形波导进行泵浦,输出波长在1063±1或1340±1纳米的红外激光。 | ||
搜索关键词: | 掺杂 钒酸镥 晶体 制备 条形 波导 激光 器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在钕掺杂钒酸镥晶体内制备条形波导激光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1)将垂直于钕掺杂钒酸镥晶体晶轴即c轴方向的两个面,进行抛光,并对抛光后的样品清洗;2)用飞秒激光,透过任一抛光面,沿晶体的a或b轴方向灼烧样品,产生两条间距为20或30微米的踪迹,在两条踪迹间形成条形波导;3)将晶体垂直于条形波导方向的两个端面抛光;4)在抛光的端面上镀激光谐振腔膜,形成条形钕掺杂钒酸镥晶体波导激光器件;5)利用光源泵浦钕掺杂钒酸镥晶体的条形波导,产生波长为1063±1纳米或者1340±1纳米的波导激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8450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光调Q开关
- 下一篇:电池与石墨导电块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