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适应光学的反射式共焦扫描视网膜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7028.0 | 申请日: | 201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2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雨东;卢婧;李昊;史国华;饶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3/12 | 分类号: | A61B3/12;A61B3/1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成金玉;贾玉忠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自适应光学的反射式共焦扫描视网膜成像系统,可以实时、精确的得到活体人眼视网膜的高分辨图像,包括光源、反射式缩束扩束系统、二维扫描振镜、哈特曼传感器、变形镜、光电探测系统、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另眼视标系统。将光源发出的激光打入人眼眼底,从眼底反射出的光线沿原路返回,进入光电探测系统,并经过数据采集和信号同步系统得到人眼眼底的实时图像。同时,包括哈特曼传感器和变形镜的自适应光学系统能够同步探测并校正人眼像差,保证图像的高分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自适应 光学 反射 式共焦 扫描 视网膜 成像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自适应光学的反射式共焦扫描视网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激光光源(1)、多个反射式缩束扩束系统(11-18)、由X方向扫描振镜(23)和Y方向扫描振镜(24)组成的二维扫描振镜、哈特曼波前传感器(9)、变形镜(22)、由收集透镜(27)、针孔(4)和光电倍增管(5)组成的光电探测系统、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6);由半导体激光光源(1)发出的光通过反射式缩束扩束系统(11-18)、X方向扫描振镜(23)和Y方向扫描振镜(24)、变形镜(22)进入成像人眼(8),并在视网膜上汇聚成一个点,进入的光被人眼的视网膜反射后,携带视网膜上这个点的强度信息和人眼像差信息,沿原路返回,通过分光镜后一部分反射光进入哈特曼波前传感器(9),哈特曼波前传感器(9)将接收到的人眼像差信息传递到波前处理机(7),波前处理机(7)产生控制变形镜(22)的电压,并将控制电压传给变形镜(22),实时校正人眼像差,增加图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实现对人眼像差的实时闭环;同时,另一部分反射光通过收集透镜(27)和针孔(4)最终到达光电倍增管(5),光电倍增管(5)得到的视网膜上得到到连续的强度信息,X方向扫描振镜(23)和Y方向扫描振镜(24)产生的同步电压,以及光电倍增管(5)得到的连续强度信息被输入数据采集成和处理系统(6),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6)根据同步电压对连续的强度信息进行采样和数模转换,确定某一时刻的强度信息对应着视网膜上的哪一点,并最终恢复视网膜上某一矩形区域的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9702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