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适应光学的反射式共焦扫描视网膜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7028.0 | 申请日: | 201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2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雨东;卢婧;李昊;史国华;饶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3/12 | 分类号: | A61B3/12;A61B3/1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成金玉;贾玉忠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自适应 光学 反射 式共焦 扫描 视网膜 成像 系统 | ||
1.一种基于自适应光学的反射式共焦扫描视网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激光光源(1)、多个反射式缩束扩束系统(11-18)、由X方向扫描振镜(23)和Y方向扫描振镜(24)组成的二维扫描振镜、哈特曼波前传感器(9)、变形镜(22)、由收集透镜(27)、针孔(4)和光电倍增管(5)组成的光电探测系统、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6);由半导体激光光源(1)发出的光通过反射式缩束扩束系统(11-18)、X方向扫描振镜(23)和Y方向扫描振镜(24)、变形镜(22)进入成像人眼(8),并在视网膜上汇聚成一个点,进入的光被人眼的视网膜反射后,携带视网膜上这个点的强度信息和人眼像差信息,沿原路返回,通过分光镜后一部分反射光进入哈特曼波前传感器(9),哈特曼波前传感器(9)将接收到的人眼像差信息传递到波前处理机(7),波前处理机(7)产生控制变形镜(22)的电压,并将控制电压传给变形镜(22),实时校正人眼像差,增加图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实现对人眼像差的实时闭环;同时,另一部分反射光通过收集透镜(27)和针孔(4)最终到达光电倍增管(5),光电倍增管(5)得到的视网膜上得到到连续的强度信息,X方向扫描振镜(23)和Y方向扫描振镜(24)产生的同步电压,以及光电倍增管(5)得到的连续强度信息被输入数据采集成和处理系统(6),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6)根据同步电压对连续的强度信息进行采样和数模转换,确定某一时刻的强度信息对应着视网膜上的哪一点,并最终恢复视网膜上某一矩形区域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自适应光学的反射式共焦扫描视网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另眼视标系统(30),所述另眼视标系统(3)由成像透镜(30-1)、平面反射镜(30-2)和LED阵列(30-3)组成,点亮LED阵列(30-3)中的一个灯,它发出的光经过平面反射镜(30-2)和成像透镜(30-1)在看视标人眼(10)的黄斑中心成像,当点亮LED阵列(30-3)不同位置的灯时,看视标人眼(10)的视轴会随之转动,由于人的两眼具有随动性,成像人眼(8)的视轴也会随之转动,由此就可以观察成像人眼(8)的不同区域,另眼视标系统(30)还可上下左右移动,这样既可以观察右眼也可以观察左眼,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人的瞳距和眼睛高度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要求的基于自适应光学的反射式共焦扫描视网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反射式缩束扩束系统(11-18)中采用多个球面镜构成缩束扩束系统,半导体激光光源(1)发出的光,经过准直镜(21)准直和分光镜(2)分光,经过第一球面反射镜(11)和第二球面反射镜(12)组成的扩束系统被扩束到与变形镜(22)匹配,经过第三球面反射镜(13)和第四球面反射镜(14)组成的缩束系统缩至与X方向扫描振镜(23)匹配,X方向扫描振镜(23)对入射光束进行横向扫描,并被由第五球面反射镜(15)和第六球面反射镜(16)组成的扩束系统扩束到与Y方向扫描振镜(24)匹配,Y方向扫描振镜(24)对入射光束进行纵向扫描,并反射到第七球面反射镜(17)和第八球面反射镜(18)组成的扩束系统,其中为了避免光束遮挡,第七球面反射镜(17)和第八球面反射镜(18)之间插入了平面反射镜(19),此时光束口径与人眼入瞳大小匹配,并被反射到柱面反射镜(20),柱面反射镜(20)将前面由于多个球面反射镜偏轴使用产生的像散一起校正,将光束最终反射到成像人眼(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要求的基于自适应光学的反射式共焦扫描视网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镜(21),变形镜(22),X方向扫描振镜(23),Y方向扫描振镜(24),验光透镜(25)和哈特曼前共轭面(26)六个平面处于共轭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要求的基于自适应光学的反射式共焦扫描视网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X方向扫描振镜(23)和Y方向振镜(24)可以转动的不同角度,转动的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视场的多个组态,这样使光学系统在整个扫描视场内,达到衍射极限。
6.根据权利1所要求的基于自适应光学的反射式共焦扫描视网膜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孔(4)、半导体光辉光源(1)和成像人眼(8)眼底视网膜处于共轭位置,针孔(4)的直径等于收集透镜(27)艾里斑直径,起到过滤成像人眼(8)眼底视网膜不在共轭位置杂光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70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