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R)-3-哌啶乙酸乙酯盐酸盐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8818.8 | 申请日: | 200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3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浩;阚洪柱;朱映光;任白燕;马海坤;杨琍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11/34 | 分类号: | C07D21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陈龙梅 |
地址: | 20006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合成(R)-3-哌啶乙酸乙酯盐酸盐的方法。以3-吡啶乙酸盐酸盐为原料,经酯化,成季铵盐,Pd/C/H2还原,L-(+)-扁桃酸拆分及成盐酸盐,总共五步反应得到光学纯度达到99%以上,微吸潮,便于储存的目标产物(R)-3-哌啶乙酸乙酯盐酸盐。本发明具有高选择性,高收率,低成本,操作及纯化方法简便、经济效益好,更适合工业化生产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哌啶 乙酸乙酯 盐酸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合成(R)-3-哌啶乙酸乙酯盐酸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氯化(N-苄基)-3-吡啶乙酸乙酯铵盐(III)的合成
先按照3-吡啶乙酸乙酯(II)∶苄氯=1∶1~3摩尔量取,然后室温条件下,将3-吡啶乙酸乙酯(II)溶于8~10体积的乙腈中,搅拌下滴加苄氯,滴加完后,加热80~90℃回流10~16h,冷却至室温,旋干溶剂,得大量黄色固体产物,用乙醚洗掉产物中残留的苄氯,用真空干燥箱烘干,得到纯产物(III);B,3-哌啶乙酸乙酯(IV)的合成的合成
室温条件下,将式(III)加入到高压釜中,再加式(III)的5~10体积的乙醇溶剂,最后加入市售的5%Pd/C,5%Pd/C的加入量为式(III)的0.1摩尔量,搅拌,将空气换成氢气加压达到10~30atm,在40±5℃的条件下,反应9~12h,反应完全,抽滤,滤渣用乙醇洗,旋掉溶剂乙醇,得白色固体,然后将此白色固体用2~4M碳酸钠溶液游离,PH=9~10,再用乙酸乙酯提取,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得黄色油状物3-哌啶乙酸乙酯(IV);C,(R)-3-哌啶乙酸乙酯(V)的合成
先按照式(IV)∶L-(+)-扁桃酸=1∶1摩尔量取,将3-哌啶乙酸乙酯(IV)加入8~10体积的乙酸乙酯中,搅拌,在60±5℃的条件下,加入L-(+)-扁桃酸,加热70~80℃回流4~6h,拆分3-哌啶乙酸乙酯(IV)后冷却至室温,搅拌过夜,析出大量白色固体,抽滤,滤渣用石油醚洗,将所得的白色固体用乙酸乙酯重结晶纯化,纯化后的固体用2M碳酸钠溶液游离,PH=9~10,再用乙酸乙酯提取,饱和氯化钠洗,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得黄色油状物(R)-3-哌啶乙酸乙酯(V);D,(R)-3-哌啶乙酸乙酯盐酸盐(VI)的合成
将(R)-3-哌啶乙酸乙酯(V)溶于9~10倍体积的乙醚中,于冰水浴中,持续通入2h干燥的HCl气体,体系慢慢变浑浊,出现大量白色固体,抽滤,固体用乙醚洗,干燥,得到白色固体(R)-3-哌啶乙酸乙酯盐酸盐(VI)。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9881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