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急性毒性藻红外测试中联合作用的评价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4464.6 | 申请日: | 2009-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3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郭蔚华;张智;蒋绍阶;阳春;周健;林艳;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02 | 分类号: | C12Q1/02;G01J5/00;C12R1/89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0044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急性毒性藻红外测试中联合作用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用联合作用系数θ和总均偏差系数f构建联合偏差系数法(联合偏差系数用θi表示),用f=0.06调整相加作用的θ理论值(θ=1)。根据联合偏差系数θi的变化进行评价,其评价方法如下:θi>1+f,即θi>1.06为协同作用;1-f≤θi≤1+f,即0.94≤θi≤1.06为相加作用;θi<1-f,即θi<0.94为拮抗作用;Tφ<T β<Tλ-f·Tλ为独立作用(Tφ:毒性效应最强药品产生的温差,Tβ-联合作用的温差,Tλ-相加作用的温差,f·Tλ-偏差温差)。本发明测试方法简便;二元药品对敏感藻作用表现出协同、相加、拮抗和独立4种联合作用类型;藻红外测试法完成一次测试实验用时不到60min,远远低于用光密度、细胞数、叶绿素含量、细胞干重作为测试指标进行毒性实验的实验周期24h~96h。 | ||
搜索关键词: | 急性 毒性 红外 测试 联合 作用 评价 方法 | ||
【主权项】:
1、急性毒性藻红外测试中联合作用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敏感藻液使其对数期的叶绿素a含量达到4.0mg·L-1;2)准备测试药品,将其稀释并配制成待测药液;3)测试时,取5~10mL的对数期的叶绿素含量为4.0mg·L-1的敏感藻液,加入到测试容器中,同时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待藻液温度稳定时,再滴加上述待测药液于试验组中,滴加与待测药液同体积的蒸馏水于对照组中,立即用红外测温仪测试藻液变化温度,计算相应温差;根据联合偏差系数法分析各种待测药品组合对实验藻的联合毒性作用,并作出评价;用联合作用系数θ和总均偏差系数f构建联合偏差系数法;用f=0.06调整相加作用的θ=1的理论值;评价时,用联合偏差系数θi大于、等于、小于1+0.06或1-0.06,评价联合作用类型;独立作用直接用测试温差和f分析;评价方法如下:θi>1+f,即θi>1.06 协同作用;1-f≤θi≤1+f,即0.94≤θi≤1.06 相加作用;θi<1-f,即θi<0.94 拮抗作用;Tφ<Tβ<Tλ-f·Tλ 独立作用;其中,Tφ:毒性效应最强药品产生的温差,Tβ-联合作用的温差,Tλ-相加作用的温差,f·Tλ-偏差温差;所述联合作用系数θ的计算式为:θ=T/(TA+TB+TC+…)式中:θ-混合毒物引起敏感藻响应温差的联合作用系数;T-混合毒物引起敏感藻产生的绝对平均最大温差;TA、TB、TC…-混合毒物中单一毒物引起敏感藻产生的绝对平均最大温差,其中各种毒物在混合毒物中的质量比为1/n,n为混合毒物中毒物种类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10446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的不对等式变周期动态调节网络化控制装置
- 下一篇:自卸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