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机电系统的阵列剥离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8809.7 | 申请日: | 2009-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9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向军;刘峰;常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81C5/00 | 分类号: | B81C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的阵列剥离技术,利用微加工技术可以在待断裂或待剥离材料内表面加工多个微孔,构成微机电系统的微孔阵列。阵列中的各微孔之间均通过环形微电极相互连通。环形微电极由外环微电极和内环微电极组成,内、外环微电极分别与阵列中各个微孔相互连通。在开关的控制作用下,经电脉冲点火电路可在内、外环微电极之间产生瞬间电脉冲,对可控膨胀材料点火施爆,实现待断裂材料瞬间的断裂或剥离,断裂将沿着微孔阵列矩形布局方向瞬间断裂剥离。本发明既利用了可控膨胀材料的受控敏感膨胀的特性,又利用了微机电系统控制灵敏度高的特点,实现可控、环保、安全、快速的材料断裂和剥离。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微机 系统 阵列 剥离 技术 | ||
【主权项】:
1.基于微机电系统的阵列剥离技术,具有待断裂或待剥离材料、微孔阵列、可控膨胀材料、电脉冲点火电路、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待断裂材料(1)的内表面加工多个微孔(3),各个微孔之间通过环形微电极相互连通,构成微孔阵列(2),环形电极由外环微电极(4)和内环微电极(5)构成,可控膨胀材料附着或镶嵌在每个微孔(3)的内部,由控制开关(7)接通电脉冲点火电路(6),使环形微电极间瞬间产生电脉冲对可控膨胀材料点火施爆,实现待断裂材料(1)瞬间的断裂或剥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6880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闪烁校正方法和闪烁校正设备
- 下一篇:外接摄像机无线提示系统、提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