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动态网格工作流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220633.8 | 申请日: | 200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2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陈伟能;史源;黄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N3/00 | 分类号: | G06N3/00;G06F9/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275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动态网格工作流的方法。算法的目标是最小化工作流在一个周期内的总费用,并使得其在每个单位时间内的执行时间不超过一个用户定义的变量Deadline。由于动态工作流在一个周期中有多种不同的拓扑结构,调度方案的适应值是根据其在一个周期内的性能给出的,其中包含了期限部分和费用部分。此外,在传统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加入了修补操作,使得粒子群算法能够有效地求解动态工作流调度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运用 粒子 算法 优化 动态 网格 工作流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运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动态网格工作流的万法,其特征在于,该万法包括以下步骤:(1)初始化算法的各个参数,并建立第一代粒子群,粒子的编码方式为:X=[x1,x2,...,xN]其中xi∈Z,表示将任务i映射到进程
中,N是工作流中的任务总数量。(2)根据每个粒子所处的当前位置评估每个粒子的适应值,适应值函数为:
其中,K.max_makespan表示调度K的最大工期,Deadline表示期限约束,K.cost为调度K的费用,min_total_cost和max_total_cost分别表示工作流在一个周期内最小和最大费用。(3)更新每个粒子的个体最优位置,以及所有粒子的全局最佳位置。(4)每个粒子执行速度更新,更新公式为:vij=ω×vij+c1×r1j×(pij-xij)+c2×r2j×(gj-xij)其中,ω为惯性权重,c1和c2为加速系数,
和
是两个从0到1均匀分布的随机数。(5)根据更新后的速度向量执行位置更新,更新公式为:xij=xij+vij(6)对每个粒子更新后的位置执行修补。(7)如果达到结束条件则终止程序,否则返回步骤(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22063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