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0629.2 | 申请日: | 200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5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杉田成利;小田优;坂野雅章;川越敬正;小阪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8/02 | 分类号: | H01M8/02;H01M8/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贵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构成本发明的燃料电池(10)的发电单元(12),层叠第一金属隔板(14)、第一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6a)、第二金属隔板(18)、第二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6b)及第三金属隔板(20)。在发电单元(12)内,形成第一氧化剂气体流路(34)、第一燃料气体流路(38)、第二氧化剂气体流路(40)及第二燃料气体流路(42)。第一氧化剂气体流路(34)与第二氧化剂气体流路(40),各自的流路槽个数相互不同,另一方面,第一燃料气体流路(38)与第二燃料气体流路(42),各自的流路槽个数相互不同。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 ||
【主权项】:
1.一种燃料电池,其具备发电单元(12),该发电单元(12)具有在电解质(28)的两侧配置有一对电极(30、32)的至少第一及第二电解质-电极结构体(16a、16b),并且,依次层叠第一金属隔板(14)、所述第一电解质-电极结构体(16a)、第二金属隔板(18)、所述第二电解质-电极结构体(16b)及第三金属隔板(20)而成,在所述第一金属隔板(14)与所述第一电解质-电极结构体(16a)之间、所述第一电解质-电极结构体(16a)与所述第二金属隔板(18)之间、所述第二金属隔板(18)与所述第二电解质-电极结构体(16b)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电解质-电极结构体(16b)与所述第三金属隔板(20)之间,形成有沿着发电面流通规定的反应气体的第一~第四反应气体流路(34、38、40、42),并且在各发电单元(12)之间,形成有流通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流路(36a),所述燃料电池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及第二电解质-电极结构体(16a、16b)中,将电极催化剂(30b、32b)的涂敷范围设定在同一范围,在所述发电单元(12)中,将流通同一反应气体的第一及第三反应气体流路(34、40)的流路槽个数设定成相互不同的个数,另一方面,将流通同一反应气体的第二及第四反应气体流路(38、42)的流路槽个数设定成相互不同的个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13062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