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齿野鸦椿茎段的组织培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71010.9 | 申请日: | 200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3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邹双全;何碧珠;蔡丽娟;邱万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31/00;C12N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2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涉及一种圆齿野鸦椿茎段的组织培养方法,其选取当年萌发饱满新芽、或带芽饱满的当年生茎段为外殖体,经过诱导培养,20~25天即可以萌发出生长健壮的新芽;再经过20~30天左右的扩增培养,15~20天左右诱导生根培养后即可成苗、移栽,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成活后的长势良好、株形健壮挺拔,扩繁系数高。 | ||
搜索关键词: | 圆齿野鸦椿茎段 组织培养 方法 | ||
【主权项】:
1、圆齿野鸦椿茎段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是:1)取材方法:选取当年萌发饱满新芽、或带芽饱满的当年生茎段,在距离带芽节点1-2厘米处剪取,去除多余的叶片和2/3叶柄;用洗衣粉漂洗干净后,用自来水滴冲3-5小时;2)培养基:培养基的配制:基本培养基为MS,Ag,Su,pH值为5.8,生长激素为BA、IBA、KT、NAA、IAA、Zu,附加物为Ac等;培养基的厚度一般为1cm左右;诱导培养基→MS+BA(2mg/L)+NAA(0.3mg/L)+Su(20g/L)+Ag(7g/L)+Ac(2~2.5g/L)诱导培养基→MS+Zu(2~5mg/L)+IAA(1mg/L)+NAA(0.3mg/L)+Su(39g/L)+Ag(0.7g/L)生根培养基→1/2MS+IBA(0.5mg/L)+Su(20g/L)+Ag(7g/L)3)材料消毒处理:先对材料进行适当的修剪,用洗衣粉清洗材料,再将材料放入干净的烧杯中用自来水冲洗30分钟,把水沥干置超净工作台备用,用75%的酒精盖过材料,摇荡,3-5秒钟后去除酒精,加入0.1%升汞(HgCl2)处理12分钟,将汞液倒入废汞瓶,用无菌水冲洗材料2-3次后,倒去无菌水即可进行接种;4)诱导培养:取生长健壮的新芽切割成约0.5~1.5cm的茎段,削除新芽、表皮以及残留的芽外壳,保留2/3新芽幼嫩叶柄以保护腋芽,分别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中;5)培养条件:光照时间:12~16h/d光照强度:1500-2000lx温度:24℃±1℃6)增殖培养:将上述诱导培养、生长健壮的丛生芽切割开,分别接种在增殖培养基中;7)诱导生根:将继代诱导培养出来的幼苗切取单株,带有2-3片叶子,株高1-2cm,转移至生根培养基中;8)小苗移栽:当试管苗长至3~4cm高,叶子有5~7片,根有3~5条,长度约2~3cm时,就可进行移栽;先把要移栽的苗搬移到培养室外,炼苗3~5天,以增强试管苗对室外环境的适应能力;然后打开瓶盖锻炼2~3天,再从培养瓶中取出,洗去根部培养基,移入蛭石和腐殖土(1∶2)混合的基质中,小苗移栽后放入室温中,保湿遮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7101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冰箱用鸡蛋容纳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