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前驱体制备纳米碳氮化钛粉体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5565.6 | 申请日: | 2008-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8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姚亚东;尹光福;邵伟;李永第;康云清;廖晓明;黄忠兵;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1/076 | 分类号: | C01B21/0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以介孔有机无机复合物为前驱体,经氮气气氛热处理制备纳米碳氮化钛粉体的新方法。以廉价的水合二氧化钛粉体为钛源和液态的烷烃混合物(C11-C16)为碳源,经阶梯式逐步升温回流实现包碳,利用回流过程中局部的氧化钛结晶引起的体积收缩制备具有介孔特征的前驱体。该前驱体在较低温度(不高于1350℃)下氮气气氛热处理制备纳米碳氮化钛粉体。此法制备的碳化钛粉体平均粒度为30~50nm,平均晶粒度为10~30nm。此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较一般制备方法节约能源,容易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前驱 体制 纳米 氮化 钛粉体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纳米碳氮化钛粉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工序步骤:(1)备料:无水乙醇与液态烷烃混合物的体积比4∶1~6∶1,每500ml液态烷烃混合物用25~200g水合二氧化钛粉体;(2)回流:无水乙醇与水合二氧化钛所形成的悬浮液在70~100℃下回流1~10h;然后将液态的烷烃混合物与用乙醇回流后所得的沉淀粉体混合,并在100~250℃下回流6~12天,直至形成深黑色沉淀为止,过滤,得到黑色沉淀物;过滤所得的烷烃滤液经水萃(去除乙醇),无水CaCl2干燥(除水)后,循环使用;(3)干燥:将承载有黑色沉淀物的高铝瓷舟或容器放入到密闭的管式气氛炉内,然后通入流动的氮气,时间1~3h,在流动氮气的保护下,升温至80~120℃,保温0.5~2h;然后冷却到室温;取出样品,得到黑色的具有介孔特征的高比面积的先驱体粉体;(4)装料:将黑色先驱体粉料装入高铝瓷舟或容器内并压紧,放入管式气氛炉内密闭;(5)气氛热处理:在流动氮气气氛条件下,直接加热升温至1200~1350℃,保温1~2h,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2,由权利要求1所述碳氮化钛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碳源由液态烷烃混合物提供,钛源由水合二氧化钛提供,通过液相回流实现包碳和混合,其中,液态烷烃混合物的碳链长度在11个碳原子与16个碳原子之间,沸点180~250℃。3,由权利要求1所述碳氮化钛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利用长时间回流过程中局部无定形的氧化钛结晶引起的体积收缩使得前驱体具有介孔特征,其中,前驱体粉体的平均晶粒尺寸4-9nm,比表面300~400m2/g,总孔体积0.5~1cm3/g,平均孔径10~30nm。4,由权利要求1所述碳氮化钛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制备的碳氮化钛粉体为球形,平均颗粒尺寸为30~50nm,平均晶粒尺寸为10~30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4556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备RFID功能的掌上设备
- 下一篇:一种以太网专线的带宽调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