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顶推半潜式跨海登陆浮桥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0924.9 | 申请日: | 200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4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马捷;华海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5/24 | 分类号: | E01D15/2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文娟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顶推半潜式跨海登陆浮桥,属于船舶海洋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浮桥由受推浮箱、基本浮箱和滩头浮箱组合后通过推手挡块与推手间的扣合与拖轮连接。浮箱间通过水下横向接头部件和水下纵向接头部件连接。浮箱内均布置有可充气室和固定气室。可充气室的顶端设置电控放气阀,在其左斜下方设置充气阀。拖轮上布置有压气机和电控单元。启动压气机可以通过充气阀给可充气室充气,使浮桥上浮,便于登陆运输。电控单元发出信号则可打开电控放气阀,让可充气室放气,使浮桥淹没。本浮桥具有长度和宽度可变的灵活性,以及可以潜下水面的隐蔽性;可以在水平方向任意移动、迁徙;可以在任意地点选择登陆点,应用范围广泛,造价低廉,成本节省,组合快捷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顶推半潜式 跨海 登陆 浮桥 | ||
【主权项】:
1.一种顶推半潜式跨海登陆浮桥,包括拖轮(1)、受推浮箱(2)、基本浮箱(3)、滩头浮箱(4)、推手(5)、推手挡块(6)、压气机(7)、电控单元(8)、可充气室(10)、固定气室(11)、电控放气阀(12)、充气阀(13)、水下纵向接头(14)、水下纵向接头母(15)、水下横向接头(16)、水下横向接头母(17)、铰链(22)、橡胶垫(23)、固位板(24),其特征在于基本浮箱(3)和受推浮箱(2)都是中空的长方形立方体,立方体以角钢为骨架,除底面外其余各面都焊接钢板,立方体底面是由钢板条焊接而成的平格栅(18),在立方体内焊接钢质平隔板(19);三个可充气室(10)和两个固定气室(11)按纵向依次置于每个浮箱的平隔板(19)和平格栅(18)之间,两者一一相隔,相互平行布置;滩头浮箱(4)也是以角钢为骨架,其底面的前部是向上倾斜的钢质斜底板,底面的其余部分,由钢板条焊接而成连接格栅(21),连接格栅(21)与斜底板焊接成一体;滩头浮箱(4)的隔板采用钢质弯隔板(20),它的前部,是向上倾斜的斜板,后部是水平板,斜板与斜底板互相平行;可充气室(10)、固定气室(11)的放置与基本浮箱(3)完全相同,在每个可充气室(10)的顶端设置电控放气阀(12),在每个可充气室(10)的左斜下方设置充气阀(13);两台压气机(7)和两个电控单元(8)分别置放于两艘拖轮(1)上;在平隔板(19)和弯隔板(20)上对应每个电控放气阀(12)位置开有孔洞;每个电控放气阀(12)的控制端均与电控单元(8)的输出端电连接;每个充气阀(13)的进口均通过充气管与压气机(7)出口连接;基本浮箱(3)前、后侧面分别布置由水下纵向接头(14)和水下纵向接头母(15)组成的水下纵向接头部件;左、右侧面分别布置由水下横向接头(16)和水下横向接头母(17)组成的水下横向接头部件;滩头浮箱(4)的后端面和左右两侧面以及受推浮箱(2)的前端面和左右侧面也布置相同的水下接头部件;各浮箱顶面的四个角,都加工有连接作业孔(25);推手(6)是一钢质柱面块体,通过支承固定在拖轮艏部水下;推手挡块(5)通过铰链(22)安装在受推浮箱(2)水下的受推面上,拖轮(1)通过推手(6)和推手挡块(5)与受推浮箱(2)连接;气电连接管(9)是从拖轮进入浮箱前的一段中空橡胶管,连接导线和充气管从(9)中穿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4092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电水壶用节能保温防烫套
- 下一篇:声学扩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