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刚度变阻尼竖向隔振/震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04154.0 | 申请日: | 200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75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常乐;闫维明;任珉;张向东;周福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36;E04B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02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刚度变阻尼竖向隔振/震装置,属于结构振动控制领域。包括上、下连接板(2、1)、具有较小的竖向刚度的预压弹簧(3)、较大的竖向刚度的变刚度补偿弹簧(4)、设置在预压弹簧内的小油阻尼器、设置在补偿弹簧内的大油阻尼器。变刚度补偿弹簧位于下连接板的中心,上端穿入第一补偿支座(11)的第一预留孔(17)中,使补偿弹簧上端处于无约束状态;预压弹簧分布在变刚度补偿弹簧周围;上连接板底面上固定有多个第二补偿支座(12)。大小油阻尼器底端与下连接板固定,上端受第二补偿支座的约束。本实用新型可以隔离竖直方向上的微小的环境振动,也可隔离竖直方向上的地震动;也可与其它水平隔振/震支座组合形成三向隔振/震支座。 | ||
搜索关键词: | 刚度 阻尼 竖向 装置 | ||
【主权项】:
1.变刚度变阻尼竖向隔振/震装置,包括上、下连接板(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下连接板(2、1)之间的具有较小的竖向刚度的预压弹簧(3)、较大的竖向刚度的变刚度补偿弹簧(4)、设置在预压弹簧(3)内的小油阻尼器、设置在补偿弹簧(4)内的大油阻尼器;其中,变刚度补偿弹簧(4)位于下连接板(1)的中心,底端与下连接板(1)固定,上端穿入固定在上连接板底面上的第一补偿支座(11)的第一预留孔(17)中,使补偿弹簧上端处于无约束状态;预压弹簧(3)分布在变刚度补偿弹簧(4)周围;上连接板(2)底面上固定有多个第二补偿支座(12),第二补偿支座(12)上设有竖向连通孔(20),横向第二预留孔(13);大油阻尼器底端与下连接板(1)固定,其上端受与它对应的第二补偿支座(12)的约束;小油阻尼器底端与下连接板(1)固定,其上端受与它对应的第二补偿支座(12)的约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2010415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