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热压制备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压合模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90632.9 | 申请日: | 200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3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朱长满;陈利康;刘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雷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88 | 分类号: | H01M4/88;H01M8/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嘉栋 |
地址: | 2266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热压制备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压合模具装置,包括有上压板、上模、定位框、下模、下压板、定位导柱和弹开弹簧,上模由上模头、上模座构成,上模头和膜电极接触的面中心设有扩散层的定位凹槽,用以定位膜电极的第一扩散层,所述的下模由下模头和下模座构成,其结构同上模,下模头定位膜电极的第二扩散层;上、下模之间有定位框,定位框中心孔用于定位离子交换膜;下压板上设有至少两根定位导柱,定位导柱以顺序将上压板、上模、定位框、下模、下压板对齐定位在一起;弹开弹簧分别置于压板和上、下模之间以及上模和下模之间。本发明的压合模具装置便于将扩散层、离子交换膜定位、对齐,压制膜电极方便、快速、节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热压 制备 燃料电池 电极 模具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热压制备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压合模具装置,包括有上压板(31)、上模、定位框(36)、下模、下压板(40)、定位导柱(41)和弹开弹簧,所述的上模由上模头(34)、上模座(33)构成,上模座(33)用于固定上模头(34),中心设有上模头定位凹槽,上模头定位凹槽和上模头(34)之间滑动配合,通过螺钉将上模头(34)固定于上模座的凹槽中,在上模头(34)和上模座凹槽的接触面之间有密封垫圈(42、44),其特征是:上模头(34)和膜电极接触的面中心设有扩散层的定位凹槽,用以定位膜电极的第一扩散层,上模座(33)和上模头(34)的两凹槽之间设有贯穿的阵列小孔(34a、37a),上模座(33)上还设有与真空源连接的真空通道(33b)和接通液体冷却介质的冷却流道(33a)及接口,真空通道(33b)连通凹槽,真空源通过真空通道(33b)、上模头的阵列小孔(34a)对扩散层施加真空;所述的下模由下模头(37)和下模座(38)构成,其结构同上模,下模头(37)定位膜电极的第二扩散层;上、下模之间有定位框(36),定位框(36)中心孔用于定位离子交换膜;下压板(4O)上设有至少两根定位导柱(41),上压板(31)、上模座(33)、下模座(38)上有与定位导柱(41)匹配的定位孔,定位导柱(41)以顺序将上压板、上模、定位框、下模、下压板对齐定位在一起;弹开弹簧分别置于压板和上、下模之间以及上模和下模之间。热压时将膜电极的各层置于压合模具相应定位位置,放入热压机一次热压层合,然后张开热压机到一适当位置,压板和上、下模之间的弹簧将上、下压板弹离上、下模,冷却定型,进一步张开热压机,上模和下模之间的弹簧将上下模弹开,取出定位框,从下模脱离膜电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雷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雷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9063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