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175252.8 | 申请日: | 200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0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庹新林;夏维娟;王婧;王晓工;吴继功;邹德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18 | 分类号: | A61L27/18;A61F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文群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的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首先制备聚氨酯囊体材料,将聚合物二元醇和二异氰酸酯混合,氮气保护下搅拌混合反应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后加入扩链交联剂,搅拌反应,熟化;加工成型聚氨酯囊体;然后制备硅橡胶填充物:使基胶、交联剂、填充剂和催化剂相互混合,搅拌均匀,用注射器将制备的硅橡胶填充物注入到聚氨酯囊体内。本发明方法的优点是:聚氨酯外囊对人体基本上无危害,作为医用材料使用更安全,且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优良;硅橡胶填充材料均可以用各种常规方法来消毒,具有化学惰性,不与体液发生反应、对人体组织不会引起炎症或异物反应、不会致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长期的机械强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椎间盘 髓核假体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人工椎间盘髓核假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聚氨酯囊体材料的合成:将聚合物二元醇和二异氰酸酯混合,混合的摩尔配比为:聚合物二元醇∶二异氰酸酯=0.25~0.70∶1,氮气保护下于60~85℃搅拌混合反应1~4小时,得到预聚物;升高温度至80~120℃,加入扩链交联剂,加入摩尔配比为:扩链交联剂∶二异氰酸酯=0.30∶1~0.75∶1,搅拌反应约2~12分钟出料;将所得聚合物在温度为90~100℃下熟化3~12小时;(2)聚氨酯囊体的成型加工:用吹塑或模压的方法将聚氨酯材料加工成中空的囊体;(3)硅橡胶填充物的制备:使基胶、交联剂、填充剂和催化剂相互混合,并搅拌均匀,混合重量比为:基胶、交联剂、填充剂和催化剂=100∶1~60∶0~40∶0.1~1。(4)用注射器将上述制备的硅橡胶填充物注入到聚氨酯囊体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7525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语音局端端口参数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塑料合金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