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纳米管/硅巢状阵列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4981.8 | 申请日: | 200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8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建;姜卫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82B3/00 | 分类号: | B82B3/00;H01J9/02;H01L49/00;H01L21/00;H01L21/3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凤姣;蔡淑媛 |
地址: | 450001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硅巢状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电阻率小于3.0Ω·cm的P型单晶硅片置入高压釜,填充由浓度介于8.00~22.00mol/l的氢氟酸和0.01~0.50mol/l的硝酸铁溶液,在温度50~200℃下腐蚀10分钟~36小时,制备出衬底材料硅纳米孔柱阵列(Si-NPA);将衬底材料硅纳米孔柱阵列置入管式炉内,在保护气体气氛下升温至500~1200℃,随载气送入溶有金属有机盐的碳源溶液,原位1~60分钟生长碳纳米管,气体保护下将炉子降至室温即得到具有场发射和湿度敏感性能的碳纳米管/硅巢状阵列。开启场强为0.56V/μm,增强因子达25000,外加场强为3.1V/μm时电流密度可达6.8mA/cm2;测试频率为100Hz时,器件响应达2600%,响应时间为20s,恢复时间为10s,本发明工艺简单,重复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硅巢状 阵列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碳纳米管/硅巢状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电阻率小于3.0Ω·cm的P型单晶硅片置入高压釜,填充由浓度介于8.00~22.00mol/l的氢氟酸(HF)和0.01~0.50mol/l的硝酸铁(Fe(NO3)3)溶液组成的腐蚀液,高压釜的溶液体积填充度为40~95%,在温度50~200℃下腐蚀10分钟~36小时,制备出衬底材料硅纳米孔柱阵列(Si-NPA);其特征在于:将衬底材料硅纳米孔柱阵列(Si-NPA)置入管式炉内,在保护气体气氛下升温至500~1200℃,随载气送入溶有金属有机盐的碳源溶液,原位1~60分钟生长碳纳米管,反应结束后气体保护下将炉子降至室温即得到具有场发射和湿度敏感性能的碳纳米管/硅巢状阵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5498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营养食品复合南瓜粉
- 下一篇:一种烤全羊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