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化钒合金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9495.7 | 申请日: | 200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2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颖;赵志伟;曹泓;叶金文;高升吉;涂铭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04 | 分类号: | C22C1/04;C22C2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氮化钒合金的制备方法,它是将钒的氧化物、碳质粉剂和密度强化剂混合均匀、压制成型后置于反应炉中,于650℃保温前向反应炉中通入氮气或氨气作为反应和保护气体,将反应炉加热到1000~1250℃,物料在该温度范围发生碳化和氮化反应,反应时间小于3h,随后冷却到100℃以下出炉,最终得到氮化钒合金。所述氮化钒合金含73~80%V、12~20%N、3~8%C、0.5~2.0%O,其表观密度达到3000~4000kg/m3。本发明具有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等特点,更适合于工业上大批量生产,本发明制备的氮化钒合金含氮量高,更适合于钢铁工业炼钢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 合金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氮化钒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钒的氧化物、碳质粉剂和密度强化剂混合均匀、压制成型后置于反应炉中,于650℃保温前向反应炉中通入氮气或氨气作为反应和保护气体,将反应炉加热到1000~1250℃,物料在该温度范围发生碳化和氮化反应,反应时间小于3h,随后冷却到100℃以下出炉,最终得到氮化钒合金。所述氮化钒合金含73~80%V、12~20%N、3~8%C、0.5~2.0%O,其表观密度达到3000~4000kg/m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4949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