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磁场作用下制备铁酸铋镧-钛酸铅固溶体陶瓷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9965.1 | 申请日: | 200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37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9-19 |
发明(设计)人: | 程晋荣;陈建国;俞圣雯;孟中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622 | 分类号: | C04B35/622;C04B35/63;C04B35/64;C04B35/472;C04B35/4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磁场作用下制备铁酸铋镧-钛酸铅固溶体陶瓷的方法,属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固溶体陶瓷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设计并确定的铁酸铋镧-钛酸铅固溶体陶瓷的化学式为:(1-x)(Bi1-yLay)FeO3-xPbTiO3;其中:0.2≤x≤0.6,y=0~0.4。按上述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比称量并配料;采用纯度大于99.9%的Bi2O3、La2O3、Fe2O3、PbCO3和TiO2粉末,称量后混合,加入乙醇作为研磨剂,氧化锆球为研磨介质,在球磨机内球磨24小时,使充分混合并磨细;然后经750℃煅烧合成,该过程在强磁场下进行,磁场强度为7~14T;再球磨24小时;然后再进行二次煅烧并再次球磨;然后造粒、压片;最后将压坯于1080~1100℃下烧结,同时也引入强磁场,最终得到铁电铁磁性陶瓷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磁场 作用 制备 铁酸铋镧 钛酸铅 固溶体 陶瓷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强磁场作用下制备铁酸铋镧-钛酸铅固溶体陶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过程和步骤:a.设计并确定铁酸铋镧-钛酸铅固溶体的化学式其化学式为:(1-x)(Bi1-yLay)FeO3-xPbTiO3;其中:0.2≤x≤0.6,y=0~0.4;b.配料和混合、研磨按上述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比称重并配料;采用纯度大于99.9%的Bi2O3、La2O3、Fe2O3、PbCO3和TiO2粉末,称量后混合,加入乙醇作为研磨剂,氧化锆球为研磨介质,在球磨机内球磨24小时,使配合料充分混合并均匀并磨细;c.煅烧合成及球磨将上述氧化物混合物在750℃度下煅烧4小时,煅烧过程在强磁场下进行,磁场强度为7~14T(特斯拉);使氧化物间发生固相化学反应,形成具有钙钛矿结构的固溶体粉末;然后将反应物再球磨24小时,使颗粒细化;再进行二次煅烧并再次球磨,得到反应充分、颗粒细小均匀的固溶体粉末;d.造粒压片在上述固溶体粉末中加入3%的聚乙烯醇粘结剂,混合均匀后,造粒并过80目筛,以提高颗粒的流动性和压制性能;然后将其在120MPa压力下单相压制成型,制得压坯;e.烧结成瓷将上述压坯先烧除掉其中含有的粘结剂有机物,然后在1080~1100℃温度下进行烧结,同时引入强磁场,磁场强度为10~14T(特斯拉);此过程中压坯颗粒之间的机械结合转变成化学键合,并收缩,其收缩率为18%;最终得到致密均一的铁酸铋镧-钛酸铅固溶体陶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3996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干燥装置
- 下一篇:高强力复合纳米纤维长纱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