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矿石细菌地下堆浸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4749.8 | 申请日: | 2007-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33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9-12 |
发明(设计)人: | 邱冠周;覃文庆;王军;黎维中;张雁生;蓝卓越;刘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3/18 | 分类号: | C22B3/18;C22B15/00 |
代理公司: | 中南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龚灿凡 |
地址: | 41008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铜矿石细菌地下堆浸工艺,包括布置堆场、布料筑堆、喷淋浸出过程。本发明首先利用废弃铜矿的采矿空区作为堆场进行铺底,将低品位铜矿石破碎到40mm以下,然后进行布料筑堆,利用矿山酸性废坑水中分离得到的微生物进行生物堆浸。采用本发明,能处理常规选冶方法不可能处理的品位极低、采空区边角废石矿石,使这些废弃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此外,生物堆场的建设有利于矿井采空区的回填,保障矿井安全作业。 | ||
搜索关键词: | 铜矿 细菌 地下 工艺 | ||
【主权项】:
1.铜矿石细菌地下堆浸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1)布置堆场采用水泥和无泥大颗粒河沙进行混凝浇注筑底,筑底厚度在15-25cm之间,倾斜角度范围为3-5%;底场留有排水沟渠,深度为10-15cm,排水沟渠布置成扇形发散状,汇集到出水口处;在底场铺上20-30cm厚的无泥大颗粒河沙,作为铺底层;铺底层上铺设PVC材质的土工布,再铺上15-25cm的无泥大颗粒河沙,作为缓冲层;在堆场周围没有矿壁的地方筑上矿墙;(2)布料筑堆将矿石破碎至40mm以下,-5mm粒度矿石比例不超过10%;尽量将大颗粒范围的矿石作为底料铺着在底层,底层按照堆高比例15%-20%;将矿石均匀铺设在底层之上,逐层铺设,上部矿层尽量避免矿石粒度层析;(3)喷淋浸出筑好矿堆后,首先用pH值为2.0的酸水进行预先喷淋;待浸出溶液中铜离子浓度连续24小时稳定不变时,进行细菌接种喷淋,接种细菌为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嗜酸氧化硫硫杆菌以及钩端螺旋菌的混合菌株,其混合比例为:2∶1∶1,接种浓度为105个/m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3474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