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氧化锌前驱体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9468.5 | 申请日: | 2007-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07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8-01 |
发明(设计)人: | 胡寒梅;邓崇海;黄显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G9/02 | 分类号: | C01G9/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吴启运 |
地址: | 230022***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纳米氧化锌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将无水氯化锌用无水甲醇配制成饱和氯化锌甲醇溶液;然后加入乙酰丙酮,在室温下搅拌0.5~24h;接着滴加三乙胺调溶液pH值等于7.5~8.6,继续搅拌0.5~12h;最后加入大量的蒸馏水稀释,立刻有晶体析出,静置4~12h,抽滤,自然风干或烘干,得到本发明的纳米氧化锌前驱体。该方法原料宜得、成本低廉、易于储运;制得的纳米氧化锌前驱体在制备氧化锌时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可通过热分解法和水热法得到纳米氧化锌颗粒自组装而成纳米线和纳米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氧化锌 前驱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纳米氧化锌前驱体的制备方法,以无水氯化锌为原料,包括溶解、稀释、结晶、洗涤和干燥,其特征在于:以无水甲醇制备饱和氯化锌甲醇溶液;然后加入乙酰丙酮,室温下搅拌0.5~24小时,氯化锌与乙酰丙酮的摩尔比为1∶2~5;接着用三乙胺调溶液pH7~9,继续搅拌0.5~24小时;最后加入至少为溶液体积10倍量的蒸馏水稀释,静置、分离、洗涤、干燥得到纳米氧化锌前驱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未经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1946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密线性位移装置
- 下一篇: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纸质内模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