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姜黄有效组分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1631.3 | 申请日: | 200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7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梁鑫淼;李伟;丰加涛;张慧;徐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C07C45/79;A61P3/06;A61P9/10;A61P29/00;A61P35/00;A61P39/06;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驰;周秀梅 |
地址: | 116023***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姜黄有效组分的制备方法,将姜黄药材粉碎后加70-95%乙醇提取,在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上样,乙醇/水洗脱,收集洗脱液并浓缩干燥后得到姜黄大孔树脂组分,再通过工业制备色谱分离,甲醇水作流动相,获得姜黄有效组分,其主要的活性成分是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二去甲氧基姜黄素,其总含量达到97.3%。本发明制备的姜黄有效组分去除了杂质,提高了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制备过程重复性高和可操作性好,易于实现标准化和产业化,同时对于姜黄药材的质量控制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姜黄 有效 组分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姜黄有效组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提取:称取姜黄原药材,加入其重量8-12倍的70%-95%乙醇室温浸提,重复上述提取过程2-3次,每次1-3天,将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1的浸膏,得到醇提物;2)非极性大孔树脂分离:将醇提物干法上样于非极性大孔树脂柱,醇提物的上样量与分离材料非极性大孔树脂的质量比为1∶100-500,分别采用流动相体积浓度40-60%乙醇和80-95%乙醇循环洗脱二次,每次洗脱的体积为3-6个柱体积,流速为1-3个柱体积/小时;洗脱液浓缩,浓缩至固含量为0.2-0.6克/毫升,过0.2-0.45微米滤膜,即为姜黄大孔树脂分离组分;3)工业色谱柱分离:以粒径5-20微米的C18硅胶键合固定相为色谱填料,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将姜黄大孔树脂分离组分进行梯度洗脱,甲醇的体积浓度从0-100%变化,收集目标组分,干燥处理即为姜黄有效组分,其主要成分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二去甲氧基姜黄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1163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 下一篇:一种垂直结构的ZnO紫外光电导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