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粒径可控的碳包覆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34189.9 | 申请日: | 2006-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978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邱介山;毛莉;赵宗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02 | 分类号: | B22F1/02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史学松 |
地址: | 116024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粒径可控的碳包覆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构筑的球形胶束为模板,以酚醛树脂为碳源,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为金属源,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碳包覆金属纳米材料的前驱体,然后将其炭化获得粒径可控的碳包覆金属纳米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碳包覆金属纳米材料具有可调变的磁性能及较高的比表面积,可作为磁性催化剂载体用于催化剂的分离、回收及再利用,并可用于探索纳米尺寸效应对磁性材料的性能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粒径 可控 碳包覆 金属 纳米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粒径可控的碳包覆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先将浓度为2~20mmol/l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入酚、甲醛及酚醛聚合反应的催化剂,充分搅拌30分钟。酚的用量为每升溶液2~20mmol,酚与甲醛的摩尔比为1∶20~60,催化剂选自碳酸钠或氨水溶液,碳酸钠用量为0.5~1mmol,氨水溶液的浓度为0.11mol/l,用量为1~3ml;随后投入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超声处理30分钟。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用量为每升溶液0.5~20mmol;所得溶液于60~95℃下反应1~6h,得到的酚醛聚合物作为碳的前驱体;最后将前驱体置于炭化炉中,在氢气气氛下进行炭化处理,得到碳包覆金属纳米材料,氢气流速为15cm3/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3418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