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作铸造模具的新方法和依该方法制得的铸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0610123837.0 | 申请日: | 200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966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5-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州国;杨如玉;唐果林;谭玉珍;梁满杰;石明宽;金枫;余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峰华自动成形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2 | 分类号: | B22C9/02;G05B19/4097;B44B1/00;B44C1/2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昌霖;冯勐 |
地址: | 5280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作铸造模具的新方法和依该方法制得的铸造模具。所述方法的特点是首次将无模砂型成型工艺应用于铸造模具的制作,并在现有无模砂型成型工艺的基础上,对无模砂型成型工艺中的粘结剂进行了优化,增加了往砂模内渗入环氧树脂的工艺,使砂模的强度得到提高。制成的铸造模具不但具有足够的强度能满足翻砂的要求,而且克服了木质模具容易受潮变形、产生裂纹、耐用性差、制作费时费力的缺点,还克服了金属或塑料模具成本高、制作工序复杂的缺陷。实施本发明无需根本改造现有的无模砂型制造设备,易于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 铸造 模具 新方法 法制 | ||
【主权项】:
1、制作铸造模具的新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改进的无模砂型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欲制得的铸造模具的造型数据输入计算机,得到铸造模具的三维数字模型,计算机根据一定的层厚对三维数字模型进行分层,得到每一层截面的二维图形,成形时,由无模砂型制造设备控制将砂粒以分层厚度逐层铺展堆叠在设备工作平台上,在每层铺好的砂粒上施加粘结剂,使所有二维图形实体范围内的砂粒粘接成一个三维实体,之后再清除未粘接的砂粒得到一个砂模,所施加的粘结剂包括呋喃树脂和对甲苯磺酸,呋喃树脂的加入量为,每100份重量单位的砂量,配2~3份重量单位的呋喃树脂,对甲苯磺酸的加入量为,每100份重量单位的呋喃树脂,配40~60份重量单位的对甲苯磺酸;在制得砂模后再作进一步处理,包括在砂模的表面涂环氧树脂,使环氧树脂渗透到砂模内部的砂粒之间,待环氧树脂干固后将留在表面的环氧树脂打磨光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峰华自动成形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峰华自动成形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2383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