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麦条锈病菌分子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104419.7 | 申请日: | 2006-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888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1-03 |
发明(设计)人: | 康振生;王小杰;郑文明;黄丽丽;赵杰;韩青梅;魏国荣;高小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47 | 分类号: | G01N27/447;C12Q1/68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文义 |
地址: | 712100陕西省西安市杨凌***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条锈病菌分子检测方法,主要采用小麦条锈菌的特异探针(上游引物:5’-TCTGTAAGATGTTAGATGC和下游引物5’-ATGCTGGCAGTGTGGTTG),经PCR扩增(扩增参数94℃预变性3min;然后94℃变性50sec,54℃退火90sec 72℃延伸2min,共35个循环;72℃延伸10min)、琼脂糖凝胶电泳,通过扩增产物(片段长度约400bp)检测田间小麦的带菌情况。用于在田间早期监测小麦条锈菌的越冬及越春情况,了解病菌的扩展动态,可为小麦条锈病的防治决策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和理论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条锈病 分子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1.小麦条锈病菌分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小麦条锈菌检测的特殊引物设计根据小麦条锈菌DNA序列的特性,设计了对条锈菌具特异扩增作用的一对引物:5’-GTCTGTAAGATGTTAGATGC和5’-ATGCTGGCAGTGTGGTTG2)小麦条锈菌检测体系的建立①提取小麦叶片基因组DNA;②PCR扩增,25μL反应体系分别在PCR薄壁管中依次放入:10×Buffer 2.5μL、25mmol/LMgCL2 2.0μL、2.5mmol/LdNTP 1.5μL、上游引物及下游引物各20~40ng、小麦叶片基因组DNA 10~40ng、Taq DNA聚合酶1.0U,最后用无菌去离子水补齐至25μL;离心10sec,将PCR薄壁管放入PCR仪中扩增;扩增条件为:第一循环94℃预变性3min;然后94℃变性50sec,54℃退火90sec 72℃延伸2min,共35个循环;最后一循环,72℃延伸10min补齐末端,扩增完成;③PCR产物在1.5%琼脂糖凝胶上用1×TAE缓冲液中电泳分析,电压为4-5V/cm,电泳结束后用凝胶成像系统分析;④400bp处出现特异条带,说明小麦叶片带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10441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