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压缩比高级别管线钢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96513.2 | 申请日: | 200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927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3-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道远;康永林;姚永宽;黄一新;于浩;尹雨群;谯明亮;李翔;牛涛;祝瑞荣;楚觉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37/74 | 分类号: | B21B37/74;B21B37/58;B21B37/46;B21B37/48;B22D11/124;C21D11/00;C21D9/70;C22C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高强度低合金钢生产工艺,是低压缩比高级别管线钢生产工艺,包括工序:冶炼、精炼、板坯连铸、板坯加热、除磷、热轧、轧后冷却、平整矫直。冶炼工序采用纯净钢、极低磷、极低硫的冶金工艺;板坯连铸工序中连铸坯的疏松和偏析小于B0.5级;板坯加热工序中,钒+铌+钛≤0.15%、镍+铬+铜≤0.50%时,加热温度为1180~1220℃;热轧工序在第一阶段再结晶轧制过程中,变形温度1070~1000℃,变形量40~60%,轧制速度1.5~2.5m/s;在第二阶段未再结晶区轧制过程中,压力200~400MPa,轧制速度5~1.5m/s,变形量为60~75%;轧后冷却工序中层流冷却速度为15℃/s~25℃/s。本发明使原本铸坯厚度较小的生产线能生产较厚规格的管线钢。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 比高 级别 管线 生产工艺 | ||
【主权项】:
1.低压缩比高级别管线钢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工序:冶炼、精炼、板坯连铸、板坯加热、除磷、热轧、轧后冷却、平整矫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冶炼工序中,采用纯净钢、极低磷、极低硫的冶金工艺;所述板坯连铸工序中,连铸坯的疏松和偏析小于B 0.5级;所述板坯加热工序中,微合金元素的含量在钒+铌+钛≤0.15%、镍+铬+铜≤0.50%的范围内时,加热温度在1180~1220℃之间;所述热轧工序中,在第一阶段再结晶轧制过程中,变形温度为1070~1000℃,变形量为40~60%,轧制速度为1.5~2.5m/s;在第二阶段未再结晶区轧制过程中,压力为200~400MPa,轧制速度为5~1.5m/s,变形量为60~75%;所述轧后冷却工序中,采用层流冷却,所述层流冷却的冷却速度为15℃/s~25℃/s。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9651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数字相机模块的行动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下一篇:枢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