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乙基锌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46867.6 | 申请日: | 2006-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861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6-11-15 |
发明(设计)人: | 裴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晶元电子气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3/06 | 分类号: | C07F3/06 |
代理公司: |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卫茂才 |
地址: | 116600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乙基锌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是:在投料将反应所需的锌粉前进行活化和干燥处理,向合成反应釜加入已处理过的锌粉,再加入5-20g碘化亚铜,将碘乙烷和溴乙烷按1∶3(体积比)混合,向合成反应釜中加入混合溶液总量的1/4,再加入成品二乙基锌作引发剂。在升温至58~65℃时,加入剩余碘乙烷和溴乙烷混合溶液,保持冷却,全部加完后,升温至100~150℃保持搅拌反应1~2h。然后在减压条件下蒸馏,-35℃以下收集二乙基锌产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大大缩短传统工艺反应初期的引发时间,在反应引发放热过程中更容易降温冷却,减少溶剂的损失,提高了反应产率。 | ||
搜索关键词: | 乙基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二乙基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是:(一)在投料前进行活化和干燥处理:将反应所需的锌粉加入由插底管的活化反应器中,缓慢通入干燥的氢气,控制通入量,使尾气出现量鼓泡即可,加热,使反应器内锌粉温度逐渐上升至200~250℃,保持温度30~60min,然后停止加热并降至室温;(二)反应投料时,向合成反应釜加入已处理过的锌粉,再加入5-20g碘化亚铜,将碘乙烷和溴乙烷按体积比1∶3混合,并先向合成反应釜中加入混合溶液总量的1/4,再按每1公斤锌粉加50g二乙基锌的用量加入成品二乙基锌作引发剂,在搅拌条件下逐渐升温开始反应,并出现回流,升温至58~65℃,持续20~40min,然后出现自动升温现象,反应引发;(三)保持搅拌,加入剩余碘乙烷和溴乙烷混合溶液,保持冷却,全部加完后,升温至100~150℃,保持搅拌反应1~2h;(四)自然冷却,使反应器中混合物料降温并固化,然后在减压至-0.1MPa条件下蒸馏,在-35℃以下收集二乙基锌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晶元电子气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晶元电子气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4686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