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相渗硅工艺制备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26998.8 | 申请日: | 2006-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850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6-10-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清;董绍明;丁玉生;张翔宇;王震;江东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5/80 | 分类号: | C04B35/80;C04B35/56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振甦 |
地址: | 20005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相渗硅工艺制备高致密纤维增强SiC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采用气相或液相途径在纤维表面形成保护层界面,然后通过在纳米SiC浆料浸渍、裂解,制备成具有一定致密度的纤维增强SiC基的预制体。再通过浸渍裂解方式向预制体中引入碳,形成具有一定孔隙的基体,经高温处理后,以气相硅的方式渗透多孔体内部,与碳反应并填充孔隙,得到致密基体。通过该工艺制成碳纤维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密度达到2.25-2.30g/cm3,开口空隙率在3-6%,大大高于传统化学气相渗透法或有机前驱物浸渍裂解解法得到Cf/SiC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气相渗硅 工艺 制备 碳纤维 增强 碳化硅 复合材料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气相渗硅工艺制备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单质硅在1600-1800℃高温下,以气相形态渗透到含碳的多孔基体中,与多孔基体中碳反应得到碳纤维增强的碳化硅基复合材料,具体工艺步骤是:(a)碳纤维界面涂覆采用脉冲化学气相渗透或强制脉冲气相渗透工艺,以烃类化合物、三氯甲基硅烷或BCl3-NH3作前驱体,在900-1200℃,几千帕到几十千帕压强下使C纤维或纤维编织体的界面涂覆双层或多层的;热解碳/SiC或BN/SiC;(b)含碳多孔体制备将步骤(a)制备的界面涂覆碳纤维或纤维编织体浸渍在纳米SiC粉与聚碳硅烷浆料中,浸渍后经1100℃裂解,最后再用酚醛树脂或沥青浸渍高温处理,重复多次形成含碳多孔基体;(c)在石墨坩埚底部放置硅粉,在硅粉上放置依步骤(b)制备的含碳多孔基体,然后在1600-1800℃温度下,惰性气氛或真空条件下,使熔融硅以气相形态渗透到多孔体基体中,碳与硅反应生成SiC,形成碳纤维增强的碳化硅复合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2699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作为柑桔汁中风味抗氧化剂的生育酚
- 下一篇:用于施加护唇剂的基体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