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带高增益再生放大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24494.2 | 申请日: | 200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818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闯;陆效明;冷雨欣;梁晓燕;李儒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F1/35 | 分类号: | G02F1/35;G02F1/39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180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适用于飞秒激光的宽带高增益再生放大器,其结构是在由凹面宽带全反射镜和平面宽带全反射镜构成的谐振腔内,沿光轴依次设置第一偏振片、普克尔盒、第二偏振片、色散元件和增益介质,在所述的谐振腔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水平方向聚焦柱透镜、第一垂直方向聚焦柱透镜、第一泵浦光全反射镜及第二水平方向聚焦柱透镜、第二垂直方向聚焦柱透镜、第二泵浦光全反射镜的泵浦光输入结构,以调节输入到所述的增益介质上的泵浦光的能量分布与色散元件分离种子光的光谱成份相适应,使所述的增益介质对不同光谱成份的放大倍率趋于一致。本发明能消除再生放大器的增益窄化效应,具有放大效率高,增益带宽宽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宽带 增益 再生 放大器 | ||
【主权项】:
1、一种应用于飞秒激光的宽带高增益再生放大器,其特征是在由凹面宽带全反射镜(10)和平面宽带全反射镜(11)构成的再生腔内,沿光轴依次是第一偏振片(12)、普克尔盒(14)、第二偏振片(13)、色散元件(15)和增益介质(16),在所述的再生腔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水平方向聚焦柱透镜(17)、第一垂直方向聚焦柱透镜(18)、第一泵浦光全反射镜(21)及第二水平方向聚焦柱透镜(19)、第二垂直方向聚焦柱透镜(20)、第二泵浦光全反射镜(22),以调节输入到所述的增益介质(16)上的泵浦光的能量分布与色散元件(15)分开的激光的光谱成份相适应,使所述的增益介质(16)对不同光谱成份的放大倍率趋于一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2449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