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秸秆固体发酵生产乙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17121.2 | 申请日: | 2006-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912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2-14 |
发明(设计)人: | 杨颖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颖奇 |
主分类号: | C12P7/10 | 分类号: | C12P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2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延***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秸秆为原料,循环利用富含纤维素酶和酵母的混合菌液,固体发酵生产乙醇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灭菌处理,第一次发酵,排菌液,蒸馏,排渣,再次发酵,再次蒸馏,循环生产。采用本工艺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纤维素酶和酵母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发酵后的秸秆废渣可以经过再处理,可生产成畜牧业所需的蛋白饲料。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固体 发酵 生产 乙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秸秆固体发酵生产乙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灭菌—将秸秆粉装入发酵罐中,进行灭菌处理,从发酵罐底部通入高温高压蒸气,进行高温灭菌,而后冷却至30-36摄氏度;b.第一次发酵处理-从发酵罐顶部向下喷淋纤维素酶和酵母的混合溶液,活性为1000IU/g的纤维素酶的加入量为秸秆重量的1-2%,活性为60-80亿/g的酵母加入量为秸秆重量的0.8-1%,水的加入量为秸秆重量的2.5-3倍,发酵温度为30-36摄氏度,发酵时间为20-24小时;c.排菌液-从发酵罐顶部通入无菌压缩空气,将含有纤维素酶和酵母的混合菌液从发酵罐底部的排液管中排出;d.蒸馏-菌液排出后,从发酵罐底部的蒸汽管道通入压力蒸汽,蒸汽的温度为100-130摄氏度,蒸汽压力为0.1-0.28Mpa,蒸馏时间为2-3小时,乙醇在蒸汽作用下,通过冷却器冷却,成为低浓度乙醇,其度数可达到50-65度;e.排渣-蒸馏后的秸秆渣排出发酵罐;f.再次发酵:将从上一次发酵过程中排出的,富含纤维素酶和酵母的混合菌液,全部喷淋加入到下一罐灭菌后的秸秆中,进行再次发酵;如此反复循环进行灭菌、发酵、排菌液、蒸馏、排渣;一批发酵菌液可以循环使用40-50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颖奇,未经杨颖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1712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