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微米晶压电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11785.8 | 申请日: | 2006-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837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9-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慧;赵巍;李龙土;桂治轮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62 | 分类号: | C04B35/462;C04B35/472;C04B35/475;C04B35/622;H01L41/1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亚微米晶压电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压电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方法的起始原料为铋、钪铅的氧化物或无机盐及钛酸四丁脂,通过控制溶液的pH值、温度、浓度及加料顺序,使起始原料与柠檬酸盐的发生络合作用形成溶胶,再经过凝胶化处理工序及预烧工序以制备纳米粉体。该陶瓷材料的成分为钙钛矿型铁电体(1-x)BiScO3-xPbTiO3,并在准同型相界x=0.64处具有压电特征参数d33最大值。本发明通过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的制备了该体系的纳米陶瓷粉体,使用该纳米粉体制得的陶瓷生片在950~1200℃下烧结,获得的陶瓷片最佳性能达到如下指标:处于准同型相界成分的陶瓷材料,晶粒尺寸在0.2-1.2μm,压电特性参数d33最大值为560pC/N,机电耦合系数Kp为0.66,居里温度为390℃-450℃。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米 压电 陶瓷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亚微米晶压电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起始原料为铋、钪铅的氧化物或无机盐及钛酸四丁脂,通过控制溶液的pH值、温度、浓度及加料顺序,使起始原料与柠檬酸盐的发生络合作用形成溶胶,再经过凝胶化处理工序及预烧工序以制备纳米粉体;制备纳米陶瓷粉体的具体步骤为:(1)将浓硝酸加入去离子水,配制硝酸溶液;(2)将所需量氧化钪加入上述配制的硝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过氧化氢,加热至50-90℃保温,搅拌,直至氧化钪全部溶解,升高温度至90-95℃继续保温以除去残留的过氧化氢;(3)在步骤2制备的溶液中加入所需量硝酸铋;(4)在柠檬酸溶液中加入氨水调整到弱酸性,pH值为4~7,将硝酸钪、硝酸铋的混和溶液加入过量的柠檬酸溶液中,使柠檬酸与钪、铋离子全部络合;(5)将钪、铋的柠檬酸溶液加入氨水调整到弱酸性,pH值为4~7,加入所需量的醋酸铅得到混合溶液;(6)同时,将所需量钛酸四丁酯加入柠檬酸溶液中,加热保温、搅拌至全部沉淀溶解,得到柠檬酸钛前驱体;(7)将步骤6的柠檬酸钛前驱体加入步骤5制备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最终溶液;(8)将所得的最终溶液加热烘干,获得成分均匀的干凝胶;(9)将所得的干凝胶在500℃-800℃下预烧即为纳米晶粒尺寸的粉体;制备亚微米晶粒陶瓷材料的具体步骤为:(1)将上述制备的纳米晶粒尺寸的粉体进行球磨;(2)将球磨后的浆料烘干,烘干后的粉体经过筛后,干压成生陶瓷圆片;(3)将圆片于950℃~1200℃进行烧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1178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