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玉米与辣椒多样性种植控制辣椒疫病和玉米大斑病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48761.5 | 申请日: | 2005-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799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7-12 |
发明(设计)人: | 朱有勇;孙雁;王云月;李成云;杨静;何霞红;周江鸿;周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7/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明哲 |
地址: | 650201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与辣椒多样性种植控制辣椒疫病和玉米大斑病的方法,属植物保护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保持目前辣椒育秧、辣椒和玉米的大田栽培方式,辣椒与辣椒之间,玉米与玉米之间的株距、行距和密度与常规栽培方法相同。在同一块田中以2~5m宽度开墒、深15~30cm,墒面上种植5~10行辣椒、墒边两侧上各种植1~2行玉米,玉米与辣椒之间的行距为10~30cm,玉米播种期与辣椒的移栽期可以相同或玉米在辣椒移栽前1~15天播种,玉米与辣椒可以对空错位种植。本发明对辣椒疫病和玉米大斑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能够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辣椒 多样性 种植 控制 疫病 大斑病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玉米与辣椒多样性种植控制辣椒疫病和玉米大斑病的方法,保持目前辣椒育秧和大田栽培方式,辣椒与辣椒之间,玉米与玉米之间的株距、行距和密度与常规栽培方法相同,地块开墒与常规相同,其特征是:在同一田块中加种玉米,墒面宽度2~5m,墒沟宽30~60cm、深15~30cm,墒面上种植5~10行辣椒,墒边两侧上种植玉米,每侧各种植1~2行,玉米与辣椒之间的行距为10~30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4876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