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材料电磁性质变化的装置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43407.3 | 申请日: | 2005-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710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5-12-21 |
发明(设计)人: | 田学雷;国洪轩;刘锦波;陈熙琛;侯纪新;郑洪亮;田卫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3/12 | 分类号: | G01R33/12;G01R33/16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慰曾 |
地址: | 250016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测量材料电磁性质变化的装置及其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了两套整流滤波装置来处理从线圈的信号输出端输出的测量信号,然后使用减法器对处理后的两路信号做减法运算,求得两路信号的差值后再放大处理;信号输入计算机后,再利用软件作具体的分析处理,并输出表示样品电磁性质及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测量精度高的特点,能够确定材料电磁性质的变化时的单调性,能适用于液态金属电磁性质变化的测量,为研究金属的结构变化,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材料 电磁 性质 变化 装置 及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测量材料电磁性质变化的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1]、计算机[4],初级绕组I[11],初级绕组II[12],次级绕组I[8],次级绕组II[15],C形铁芯I[9],C形铁芯II[14];初级绕组I[11]、次级绕组I[8]、C形铁芯I[9]组成测量线圈,初级绕组II[12]、次级绕组II[15]、C形铁芯II[14]组成基准线圈;绕组绕制时,采用同心式结构,初级绕组在内,缠绕在铁芯上,次级绕组在外,缠绕在初级绕组上,两绕组绕向相同;次级绕组匝数大于初级绕组的匝数;初级绕组I[11]的输出端与初级绕组II[12]的输入端相连,初级绕组I[11]的输入端与初级绕组II[12]的输出端组成信号输入端;其特征是:还包括整流滤波装置I[7]、整流滤波装置II[16]、减法器[6]、模数转换装置I[3]、模数转换装置II[5];次级绕组I[8]输入端与次级绕组II[15]的输入端相连,接到信号地,次级绕组I[8]的输出端与次级绕组II[15]的输出端组成信号输出端;信号发生器[1]的输出端接至线圈的信号输入端,次级绕组I[8]的输出端接到整流滤波装置I[7]输入端,次级绕组II[15]的输出端接到整流滤波装置II[16]的信号输入端,整流滤波装置I[7]的信号输出端和整流滤波装置II[16]的信号输出端接到减法器[6]的信号输入端,减法器[6]的信号输出端接到模数转换装置II[5]的信号输入端,模数转换装置II[5]的信号输出端接到计算机[4];温度测量装置的信号输出端接到模数转换装置I[3]的信号输入端,模数转换装置II[5]的信号输出端接到计算机[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4340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