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曲霉毒素B1金标检测试纸盒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38864.3 | 申请日: | 2005-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673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9-28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联;龚燕;陆茂林;孙蔚榕;赵春城;孙秀兰;汤坚;蔡建荣;张东升;蔡正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58 | 分类号: | G01N33/558;G01N33/543;G01N33/552;G01N33/544;G01N33/52;G01N33/569;G01N33/531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时旭丹 |
地址: | 2140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黄曲霉毒素B1金标检测试纸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工程产品技术领域。本发明试纸条用聚氯乙烯或聚乙烯作背衬,在试纸条一端注样区粘贴吸附胶体金-抗AFB1单克隆抗体结合物的玻璃纤维膜;在中间测试区粘贴硝酸纤维素膜,在膜上喷涂完全抗原AFB1-O-OVA作检测线,喷涂羊抗鼠IgG作质控线,再用1%BSA封闭硝酸纤维素膜;在另一端吸水区粘贴吸水纸。试纸条被包装在对应设有注样孔和观察孔的盒壳体内。将被测试样滴入注样孔后,根据检测线的变色情况,检测试样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达标与否。本发明优点是不需要大型检测仪器,试纸盒制作方便,检测快速、准确、明显、灵敏度高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曲霉 毒素 sub 检测 试纸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黄曲霉毒素B1金标检测试纸盒,其特征是由盒壳体(1)和试纸条(2)所组成,试纸条被封装在盒壳体内,试纸条用聚氯乙烯或聚乙烯作背衬,在试纸条一端的注样区粘贴吸附胶体金-抗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结合物的玻璃纤维膜(3);在试纸条中间的测试区粘贴硝酸纤维素膜(4),硝酸纤维素膜和玻璃纤维膜连接处有一小段重叠区,玻璃纤维膜的一小段重叠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在试纸条另一端吸水区粘贴吸水纸(7);在硝酸纤维素膜上从注样区到吸水区的方向,依次喷涂黄曲霉毒素B1-卵清白蛋白作检测线(5),喷涂羊抗鼠IgG作质控线(6),然后再用1%牛血清白蛋白封闭硝酸纤维素膜;盒壳体上面开有注样孔(8),观测孔(9),注样孔的位置对应于试纸条注样区的玻璃纤维膜,观测孔的位置对应于试纸条的测试区,使能观察到检测线和质控线的变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3886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