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钨酸盐纳米薄膜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26632.6 | 申请日: | 200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693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5-11-09 |
发明(设计)人: | 贾润萍;吴庆生;张国欣;丁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95 | 分类号: | C04B35/495;C04B35/6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龙梅 |
地址: | 2000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钨酸盐纳米薄膜制备的新方法。配制0.4mol/L的金属盐和钨源溶液。然后将环己烷、吐温-80依次加入其中,混匀。再加入戊醇搅拌至澄清。迅速将两者混合,于室温下搅匀。12小时后,加入丙酮破乳,离心。沉淀依次用无水乙醇、丙酮、蒸馏水清洗,获得本发明的原料,存于无水乙醇中。移去上清液,于室温下搅拌30分钟,加入2ml火棉胶搅拌1小时,即为本发明的镀膜材料。将洗净的玻璃基片浸入并控制提拉速度为35mm/min,室温下放置20分钟,风干。将其置于马弗炉中,200℃保温30分钟,500℃恒温1小时后退火。即得钨酸盐纳米薄膜。本发明原料易得,成本低廉,操作和仪器设备简便,产物纯度高,光、电性能优越,易于工业化,为纳米薄膜的控制合成提供了新的途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钨酸盐 纳米 薄膜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制备钨酸盐纳米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先称取0.020mol的金属盐和钨源,然后分别将其溶解于50mL蒸馏水中制成0.4mol/L的溶液;金属盐是氯酸盐或硝酸盐或醋酸盐;钨源为钨酸钠或钨酸钾或钨酸;第二步:将28mL环己烷、3mL吐温-80和第一步制得的1mL 0.4mol/L的金属盐溶液依次加入锥形瓶中;以3000rpm的转速充分搅拌,再各加入1mL戊醇,搅拌约15分钟至反向胶束溶液澄清制得金属盐胶束溶液;以第一步所制得的钨源溶液代替金属盐溶液,采用相同的方法得到钨源胶束溶液;然后将所制备的两种胶束溶液迅速混合,并于室温下搅拌5分钟使其混合均匀;待反应12小时后,加入丙酮破乳;用离心机以200rpm的转速离心,上层清液用胶头滴管吸出;第三步:将离心分离得到的沉淀产物依次用无水乙醇、丙酮、蒸馏水清洗各三次,获得本发明的原料,最后将原料作为产物保存在无水乙醇中;移去上层清液,产物于室温下以3000rpm的转速搅拌30分钟后,加入2mL火棉胶搅拌1小时使其混合均匀,所得即为本发明所采用的镀膜材料;第四步:以标准的玻璃片作为镀膜基片,使用前,分别采用浓硝酸、丙酮和乙醇超声处理20分钟,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第五步:采用浸渍-提拉技术制备纳米薄膜:将第四步清洗干净的玻璃片浸入第三步所制备的镀膜材料中,控制提拉速度为35mm/min,并于室温下放置20分钟,使其风干;然后将其置于马弗炉中,于200℃保温30分钟后,加热至500℃恒温1小时后退火;反应结束后,关闭马弗炉,使其缓慢降至室温;即获得本发明的钨酸盐纳米薄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2663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