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温铁电薄膜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吸收层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510026024.5 | 申请日: | 200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693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5-11-09 |
发明(设计)人: | 禇君浩;林铁;孙璟兰;石富文;胡志高;陈静;孟祥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J5/20 | 分类号: | G01J5/20;H01L31/09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008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温铁电薄膜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吸收层及制备方法,所说的吸收层是置在焦平面探测器的上电极层上的,或者是置在焦平面探测器的铁电薄膜上的钛与二氧化钛混合的多孔薄层。制备方法首先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将金属Ti溅射铁电薄膜上或上电极层上,然后利用化学腐蚀的方法,将钛膜腐蚀成多孔态,目的是为了降低薄膜中自由电子密度,将其等离子吸收边调节到探测器应用的红外波长。薄膜多孔结构中高密度的表面态对入射进来的电磁波进一步吸收使之不同于通常金属。本发明的优点:与常规的金黑吸收层工艺相比,本吸收层制备工艺简单,可以通过光刻以及腐蚀或干法刻蚀等途径制备成分立灵敏元结构。 | ||
搜索关键词: | 室温 薄膜 红外 平面 探测器 吸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室温铁电薄膜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吸收层,所述的室温铁电薄膜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包括:衬底(1),在衬底上依次排列生长有隔热层(2)、底电极层(3)、铁电薄膜(4)和上电极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收层是置在上电极层(5)上的与上电极层牢固结合的钛与二氧化钛混合的多孔薄层(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2602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