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血栓酶活性的测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13342.8 | 申请日: | 200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696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5-11-16 |
发明(设计)人: | 俞海青;谢玉娟;刘如林;梁凤来;顾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37 | 分类号: | C12Q1/37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学苑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解松凡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溶血栓酶活性的测定方法,属于使用微血栓平板测定溶栓酶活性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在制作微型血栓平板时,向由纤维蛋白原溶液和凝血酶溶液组成的血栓制作体系中加入琼脂糖;在含微型血栓的孔内加入溶栓酶溶液后,置于摇床上37℃保温振荡,每隔一定时间测定630nm的吸光度值。将单位时间内微血栓平板在630nm下吸光度的变化值(ΔA/t)定义为酶活,来测定溶栓酶活性。本发明是一种精确度和准确度都非常高,速度快,仅需2个小时就可完成,成本低廉,适于同时测定大量样品的纤溶酶活性的检测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血 活性 测定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溶血栓酶活性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作微型血栓平板时,向由纤维蛋白原溶液和凝血酶溶液组成的血栓制作体系中加入终浓度为0.6-1.0%的琼脂糖,在含微型血栓的孔内加入溶栓酶溶液后,置于摇床上37℃保温振荡,每隔一定时间测定630nm的吸光度值,将单位时间内微血栓平板在630nm下吸光度的变化值(ΔA/t)定义为酶活,可准确测定溶栓酶活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1334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羔羊免疫营养奶粉及生产方法
- 下一篇:硅薄膜太阳电池用P型窗口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