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电池的结构和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510013287.2 | 申请日: | 2005-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667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9-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为;黄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8/10 | 分类号: | H01M8/10;H01M8/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丽 |
| 地址: | 300072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燃料电池的结构和制备方法。它由阳极-电解质薄膜-阴极三层构成平板型燃料电池的结构;阳极或者阴极或者阳极和阴极是以多孔氧化铝薄膜为电极支撑结构;多孔氧化铝薄膜厚度为10-1000微米,孔为贯穿孔,孔径为10纳米至500微米;中间层的电解质薄膜材料厚度为1-500μm。阳极或者阴极是以多孔氧化铝薄膜为电极支撑结构,另一电极的厚度为5-5000微米。本发明合成的立体结构电极,大幅度提高阳极和阴极催化剂的利用率,保证SOFC单体电池具有高的输出性能。该方法既能分别制备出阳极支撑型或者阴极支撑型的SOFC,又能制备出阳极和阴极支撑型的SOFC,避免了电极制备过程中的造孔步骤,简化了单体电池的制备工艺,优化了电池结构。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电池 结构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燃料电池的结构,它依次由阳极—电解质薄膜—阴极三层构成平板型燃料电池的结构;其特征是阳极或者阴极或者阳极和阴极是以多孔氧化铝薄膜为电极支撑结构;多孔氧化铝薄膜厚度为5-1000微米,微孔为贯穿孔,孔径为10纳米至500微米;中间层的电解质薄膜材料厚度为1-500μ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1328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