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气布线结构,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410004835.0 | 申请日: | 2004-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523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4-08-25 |
发明(设计)人: | 坂井一喜;渡边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海红;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提供一种可以减小布线电阻的值的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连接连接于安装端子160的上层布线152与第1基板间导通端子170的第2布线图形12包括基底电极122。在该基底电极122的侧面122A上不附着无机绝缘膜140。因此,覆盖于基底电极122的各侧面122A的上层布线152和第1基板间导通端子170经由侧面122A电连于基底电极122。从安装端子160到第1基板间导通端子170的路径,成为上层布线152→基底电极122的一方的侧面122A→另一方的侧面122A→第1基板间导通端子170。通过在第2布线图形12的中途用由金属膜构成的基底电极122,可以大幅度地减小布线电阻。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 布线 结构 电光 装置 电子设备 | ||
【主权项】:
1.一种电光装置,是具备第1基板,与前述第1基板对向的第2基板,由在第1基板上所形成的透明导电膜构成的第1驱动电极,由在第2基板上所形成的透明导电膜构成的第2驱动电极,以及通过在前述第1基板和第2基板间在靠密封材料区划成的空间中封入电光物质所形成的电光物质层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1基板与前述第1驱动电极之间,按该顺序具备光反射膜,滤色层,覆盖前述滤色层的用来保护前述滤色层的有机绝缘膜,和覆盖前述第1基板基本整体的无机绝缘膜,在前述第1基板上,设置有在比前述第2基板突出的突出区域上所形成的安装端子,在与前述第2基板重合的区域上所形成的第1基板间导通端子,和连接前述安装端子与前述第1基板间导通端子的布线图形,在前述第2基板上,在经由前述密封材料对向于前述第1基板间导通端子的位置上,设置有与前述第1基板间导通端子电连的第2基板间导通端子,前述布线图形,至少在其一部分区域中,具备由与前述光反射膜同一的金属材料来形成并有基本垂直竖起的侧面的金属膜,在该区域中,具备在前述第1基板上,依次设置有前述金属膜、前述无机氧化物膜、由与前述第1基板间导通端子同一的材料的透明导电膜构成的导电膜的结构,前述金属膜的侧面从前述无机绝缘膜露出,前述导电膜从该区域延伸出接触于该侧面,前述第1基板间导通端子和前述安装端子,通过接触于该侧面的前述导电膜导通于前述金属膜,经由前述金属膜相互电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0483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流动控制壁的液晶显示板
- 下一篇:显示器件的电极衬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