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麦类染色体标本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3135331.2 | 申请日: | 200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566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1-19 |
发明(设计)人: | 郭骁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C12N11/00;C12N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宋树铭 |
地址: | 61004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细胞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领域,涉及一种染色体标本制作方法。本发明针对目前染色体标本的制作中,操作者常常会难以获得足够中期分裂相染色体标本的问题,公开了一种麦类染色体标本制作方法,包括种子浸泡、萌发、低温处理、复温生长、前处理、固定等步骤。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采用该方法,一个初学者也可以获得足够的中期分裂相。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染色体 标本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麦类染色体标本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种子浸泡、萌发、低温处理、复温生长、前处理、固定和制片步骤;具体操作:30~32℃温水浸泡种子2~5min,然后26±1℃,再浸泡7~15小时;26±1℃,10~14小时进行萌发;再在0~4℃低温处理4~14小时;然后26±1℃进行12~14小时复温生长;选择根长约为1.3~1.7cm或根长是在此基础上以1cm为单位递增的种子,置于预冷到0~4℃的α-溴萘饱和水溶液中,在0~4℃的冰箱中处理11~14小时或22~26小时;然后用3∶1(v/v)甲醇-冰醋酸固定液固定后制片;以上步骤最好在黑暗条件下进行;萌发、低温处理和复温生长的时间在所述时间基础上可以以12小时为一间隔单位递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313533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