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蝌蚪与螺旋的血管机器人无效
申请号: | 03129612.2 | 申请日: | 200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475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4-0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银生;陈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7/00 | 分类号: | B25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7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仿蝌蚪与螺旋的血管机器人,其特征是:该机器人由头部1、机身2、尾部3、微电机4、尾部摆动机构5、头部转动机构6、头部沉浮控制器7、微摄影系统8、射频收发器9构成,头部1与机身2之间采用毡圈2a密封,摆杆54与机身2之间采用具有生物兼容性的高弹性膜3a连为-体,尾部3与摆杆54固定连接,机器人的动作由体外遥控器通过射频收发器9控制。同现有技术比较,本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血管机器人在血管中泳动,不触及血管管壁,对血管无损伤;2)本血管机器人具有前进、后退、位置微调、上下左右转向、数据无线传输的功能,而且结构较为简单;3)体积小,动作灵活,操作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蝌蚪 螺旋 血管 机器人 | ||
【主权项】:
1.一种仿蝌蚪与螺旋的血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该机器人由头部(1)、机身(2)、尾部(3)、微电机(4)、尾部摆动机构(5)、头部转动机构(6)、头部沉浮控制器(7)、微摄影系统(8)、射频收发器(9)构成,其中头部(1)是一个外周面上设有螺施槽、内部镂空的壳体,机身(2)其内部镂空,前部内侧开有一个用于布置密封毡圈2a的环形槽,底部开有一个轴向通孔,该机身用左右对称的两块材料分别加工制成,安装时两者合二而一粘贴成一体;头部(1)和机身(2)之间用毡圈(2a)密封,微电机(4)外形为长方体,布置在机身(2)内,尾部(3)由柔性材料制成,其形状仿蝌蚪尾巴,该尾部与从机身(2)通孔内伸出的摆杆(54)固定连接,并采用高弹性密封膜(3a)将摆杆(54)与机身(2)密封;尾部摆动机构(5)由蜗杆(51)、蜗轮(52)、凸轮(53)、摆杆(54)、底板(55)、铰链(56)、永久磁铁(57)、电磁线圈(58)组成,蜗杆(51)安装在微电机(4)主轴上,蜗轮(52)和凸轮(53)共轴布置,蜗轮(52)的转轴安装在底板(55)上,该底板粘贴在机身(2)上,摆杆(54)安装在铰链(56)上,铰链(56)固定在微电机(4)的壳体上,摆杆(54)的一端与尾部(3)固定连接,其另一端搁置在凸轮(53)上,永久磁铁(57)固定在摆杆(54)上,电磁线圈(58)位于永久磁铁(57)的外侧,且固定在微电机(4)的壳体上;头部转动机构(6)是微电机(4)的主轴通过电磁操纵的摩擦离合器(6a)带动头部(1)作正向或反向转动;头部沉浮控制器(7)由电磁线圈(71和72)及小球(73)组成,布置在微电机(4)壳体的轴向凹槽内,小球(73)位于电磁线圈(71和72)之间,且可沿凹槽滚动;微摄影系统(8)布置在头部(1)的前端部,射频收发器(9)安装在头部(1)的内周面上;上述微电机(4)、电磁线圈(58,71,72)、摩擦离合器(6a)、微摄影系统(8)、射频收发器(9)由装在机身(2)内的电池供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312961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凹槽头部的紧固件及起子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发泡型木塑重组木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