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超细纤维及其制法无效
申请号: | 01100605.6 | 申请日: | 200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310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9 |
发明(设计)人: | 简日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14 | 分类号: | D01F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昝美琪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极超细纤维以聚醯胺(成份A)及改质聚酯(成份B)为主要原料,加入少量第三成份改质聚酯(成份C)以改善聚醯胺及聚酯间的亲和性,成份B为PET聚酯在聚合时加入直链状脂肪旋二酸或二醇物,或间苯二甲酸类添加剂,降低其融点及熔融粘度,仍保持相当的分子量,成份C含同成份B的降融点添加剂并含间苯二甲酸甲酯磺酸纳;成份A与B在加工温度下须控制熔融粘度,成份C的熔融粘度在A、B的之间,三种聚合物经单螺杆或双螺杆掺混机混练使聚合体形成聚醯胺(岛)/聚酯(海)的结构,再经纺丝、延伸、溶除,可得0.0003~0.003dpf的聚醯胺纤维;本法用在皮革制作,制成的皮革具极细致的手感。 | ||
搜索关键词: | 极超细 纤维 及其 制法 | ||
【主权项】:
1.一种极超细纤维及其制法,其系利用30~50wt%聚醯胺(成份A)及40~65wt%改质聚酯(成份B)为主要原料,再加入5~10wt%改质聚酯(成份C)作为成份A、B间亲合性改善剂,经单或双螺杆掺混机混练后,使聚醯胺成为岛相、改质聚酯成为海相,成份A和B在操作温度下的熔融粘度比为4~10,而成份C的熔融粘度则控制在成份A和B的熔融粘度之间,经造粒后纺丝或直接纺丝及延伸加工后,将聚酯溶除而形成0.0003~0.003dpf的聚醯胺细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110060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参奶豆粉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微摩擦旋转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