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液压放大的压电微动平台-CN202310588824.4在审
  • 许有熊;庄广锋;朱松青;刘娣;杨柳;高海淘 - 南京工程学院
  • 2023-05-24 - 2023-08-29 - H02N2/04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液压放大的压电微动平台,包括压电驱动模块、液压放大模块、导轨模块、位移检测模块、底板、静平台、动平台;x轴导轨模块和y轴导轨模块安装在动平台两侧表面,位移检测模块分别安装在x轴导轨模块和y轴导轨模块上;x轴压电驱动模块和x轴液压放大模块固定在底板上,x轴压电驱动模块和x轴液压放大模块驱动连接,x轴液压放大模块和y轴位移检测模块固定连接;y轴压电驱动模块和y轴液压放大模块均固定在底板上,y轴压电驱动模块和y轴液压放大模块驱动连接,y轴液压放大模块和x轴位移检测模块固定连接。本发明将压电驱动器与液压位移放大机构结合起来,提供了一种两自由度压电微动平台,运动范围大、控制精度高。
  • 一种基于液压放大压电微动平台
  • [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地铁列车再生制动能利用率的优化方法-CN201811529045.2有效
  • 刘娣;朱松青;许有熊;乔贵方 - 南京工程学院
  • 2018-12-14 - 2023-05-09 - G06F30/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地铁列车再生制动能利用率的优化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同供电区间相邻列车牵引和制动的重叠时间,等效表示出再生制动能利用率;步骤2:建立同向列车追踪运行整数规划模型;步骤3:建立对向列车追踪运行整数规划模型;步骤4:采用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求解列车追踪运行整数规划模型,得到优化的列车发车间隔、停站时间和对开时间。本发明针对早晚高峰期和非高峰期,以列车运行牵引和制动重叠时间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列车追踪运行优化模型,通过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对列车发车间隔、停站时间和对开时间进行优化,增大相邻列车或对向列车牵引和制动的重叠时间,提高再生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系统的总能耗。
  • 一种提高地铁列车再生制动利用率优化方法
  • [发明专利]基于分解的列车运行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CN201811478164.X有效
  • 刘娣;朱松青;黄家才;许有熊 - 南京工程学院
  • 2018-12-05 - 2023-05-05 - G06F30/2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解的列车运行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包括步骤1:建立列车单质点动力学模型;步骤2:针对列车多目标运行要求,建立列车多目标优化模型;步骤3:采用切比雪夫法将列车运行多目标优化问题分解为N个单目标优化子问题;步骤4:为保证求得的Pareto解的均匀性,采用配方均匀设计的方法来生成权向量;步骤5:选取进化策略组成差分进化策略池,采用基于信誉度的自适应差分进化策略提升进化过程的多样性和收敛性。本发明通过将列车运行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在获得均匀分布的权向量的基础上,通过自适应差分进化策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为列车提供了多种操纵策略,实现了列车的安全、准点、精确停车以及低能耗运行。
  • 基于分解列车运行多目标进化算法
  • [发明专利]一种压电冲击式气动数字流量阀-CN202211098651.X在审
  • 许有熊;李恭乐;朱松青;刘娣;杨柳;关鸿耀 - 南京工程学院
  • 2022-09-09 - 2022-10-25 - F16K31/00
  • 本发明公开一种压电冲击式气动数字流量阀,包括:右阀盖、右阀体、左阀体、左阀盖依次固定连接,阀芯设置于右阀体内,阀芯的一端设有左波纹膜片,阀芯的另一端设有右波纹膜片;压电陶瓷驱动器的一端与左阀盖固定连接,压电陶瓷驱动器的输出端与左波纹膜片接触;右阀盖上设有调节螺钉,螺钉上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右波纹膜片接触。本发明通过控制脉冲电压使得压电陶瓷驱动器快速伸出冲击阀芯运动,使阀芯获得较大位移输出,之后,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使阀芯回到原位与压电陶瓷驱动器再次接触。通过控制脉冲电压个数实现阀芯往复运动,控制数字阀有规律的输出流量,实现阀流量的数字控制。
  • 一种压电冲击气动数字流量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液压放大的微夹持器-CN201911112118.2有效
  • 许有熊;朱松青;郭一波;刘娣;杨柳 - 南京工程学院
  • 2019-11-14 - 2022-04-29 - B25J7/00
  •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液压放大的微夹持器,该夹持器包括驱动部分A、第一微夹持部分B和第二微夹持部分B’,密封螺栓、腔体、以及腔体内的液压油,腔体开有放置密封螺栓的螺纹孔。当向大阀芯施加一个向上微位移时,腔体中的液压油被挤压,推动两侧对称的第一小阀芯和第二小阀芯相向运动,从而使夹第一微夹持爪和第二微夹持爪夹紧微小物体。通过本发明,实现微小物体的夹持,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微机电和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
  • 一种基于液压放大夹持
  • [发明专利]一种虚实融合的人机协作仿真方法和系统-CN202010302983.X有效
  • 高海涛;朱松青;关鸿耀;韩亚丽;许有熊;黄树新 - 南京工程学院
  • 2020-04-17 - 2021-06-08 - G05B17/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实融合的人机协作仿真方法,包括:根据人体三维姿态信息和数据手套的返回结果,计算得到人体、手臂和手部的三维位姿序列和对应的施力信息;结合所述人体、手臂和手部的三维位姿序列和对应的施力信息,以及虚拟机器人模型运动仿真结果,基于碰撞检测算法和物理仿真算法,检测得到虚拟机器人和人体三维姿态序列间的位置交互信息和力交互信息,对人机协作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本发明能够进行人机协作研究中各种控制算法的验证和实验,实验人‑机器人间的交互、碰撞、力、动作协调性等内容;更贴近现实场景,能够真实反映人体运动,在避免建立复杂的模型的同时,还具备确保人体安全、人能够真正感受协作过程、仿真更加准确等的优点。
  • 一种虚实融合人机协作仿真方法系统
  • [发明专利]面向行走机器人的多模式弹性驱动器-CN201910688796.7有效
  • 韩亚丽;朱松青;周一鸣;盛士强;高海涛;许有熊 - 南京工程学院
  • 2019-07-29 - 2021-03-30 - B62D57/02
  • 本发明一种面向行走机器人的多模式弹性驱动器及其刹车模块,多模式弹性驱动器包括刹车外套筒、外连接件和内刹车构件,内刹车构件包括驱动电机、导轨、丝杠、弹簧、丝杠螺母、联轴器、驱动电机固定座、和三个刹车模块,三个刹车模块结构相同包括棘轮、蜗轮、蜗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刹车滑块、扭簧、刹车模块壳套、刹车模块壳面、刹车电机、压簧、压簧铁芯,内刹车构件中的各刹车模块与刹车外套筒的锁紧与否,再结合弹簧,从而实现驱动器的多模式驱动。本发明面向行走机器人,采用主被动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机器人行走过程中,储能元件的储能、释能功能,驱动电机仅在适时阶段实施驱动,具有低功耗和行走缓震的特点。
  • 面向行走机器人模式弹性驱动器
  • [发明专利]基于Labview的轨道车辆门系统监测平台与方法-CN201610966512.2有效
  • 朱松青;徐泉军;许有熊;周洲;时煜;郝大彬;郭秀杰 - 南京工程学院
  • 2016-10-28 - 2021-02-09 - G01M17/08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Labview的轨道车辆门系统监测平台与方法,包括传感器、轨道车辆门系统、数据采集卡、工控机、本地客户端计算机和异地客户端,转速传感器、扭矩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应变片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数据采集卡连接,数据采集卡与工控机连接并安装在工控机上,工控机通过局域网与本地客户端计算机连接,工控机通过无线交换机与异地客户端无线通信连接;本发明代替了传统的人工现场监测的情况,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实时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准确并能远程传输监测的数据,方便了在远处的技术人员对轨道车辆门系统的实时监测,从而为技术人员判断轨道车辆门系统的故障提供了一个坚定的基础。
  • 基于labview轨道车辆系统监测平台方法
  • [发明专利]模块化机器人分散控制方法及系统-CN201810101156.7有效
  • 朱松青;李永;高海涛;许有熊;韩亚丽;郝飞 - 南京工程学院
  • 2018-01-31 - 2020-11-20 - B25J9/16
  •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机器人分散控制方法及系统,根据用户需求,基于构型库和关节注册表信息确定构型;进行运动规划;然后进行3D仿真验证;待仿真无误后生成位置执行指令,将指令传输给智能关节;智能关节在动力学解耦的基础上,只基于自身信息采用关节复合控制算法实现关节轨迹跟踪控制,最终实现整个机器人系统的控制。本发明根据需要在构型库和关节注册表的基础上确定构型,并对构型进行仿真,这避免了人为选择构型的困难,且通过仿真验证构型与轨迹规划的可行性,减少了不必要的错误,采用在关节动力学解耦的基础上,只根据本关节信息实现关节轨迹跟踪的分散控制结构,较传统集中控制和分布式控制更符合可重构的思想,提高了效率。
  • 模块化机器人分散控制方法系统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