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电动汽车制动盘-CN202220475220.X有效
  • 韩清振;刘献宇;陈栋;汪佳佳;邓耀骥;朱林 - 扬州大学
  • 2022-03-07 - 2022-09-16 - F16D65/1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电动汽车制动盘,其包括制动盘本体,制动盘本体的外周排布有通风口,制动盘本体中心内缘排布有若干固定板,固定板包括第一定位连接部,第一定位连接部侧端设有第二定位连接部,第二定位连接部的上侧低于第一定位连接部的上侧,第一定位连接部上开有限位连接沉槽;摩擦环,摩擦环的外侧排布有若干与固定板一一对应的定位部,定位部相对第一定位连接部的一侧设有限位加强板,限位加强板能刚好插进对应的限位连接沉槽内,定位部远离限位加强板的一端开有连接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安装方便。
  • 电动汽车制动
  • [发明专利]基于干扰补偿的混合动力汽车E-H切换协调控制方法-CN202210015866.4在审
  • 汪佳佳;韩清振;杨文翰 - 扬州大学
  • 2022-01-07 - 2022-04-15 - B60W10/06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干扰补偿的混合动力汽车E‑H切换协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纯电动模式下行驶时,推导出该阶段第二电机的二次目标转矩T′MG2,根据已设定的切换车速阈值vthr,VCU判断是否进行模式切换;若车速v≥vthr,VCU控制第一电机使车辆由纯电动模式进入发动机拖转,发动机拖转阶段内,控制第一电机拖转发动机直至怠速转速ωidle,设计基于改进型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的干扰补偿控制和基础电机转矩补偿控制构成的转矩分配策略,求解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二次目标转矩;若发动机的转速ωe≥ωidle,车辆进入混合驱动模式,求解出该模式下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二次目标转矩;本发明实现平稳高效的模式切换品质。
  • 基于干扰补偿混合动力汽车切换协调控制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盘式制动器颤振预测方法-CN202111513613.1在审
  • 韩清振;陈栋;汪佳佳;朱林;牛诗琴;邓耀骥;刘献宇 - 扬州大学
  • 2021-12-13 - 2022-04-05 - G06F30/1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盘式制动器颤振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电动汽车盘式制动器的加速度、车速和制动压力信号,并采用相空间重构技术获得重构后的相图;建立驱制动耦合模型,并以采集到的车速和制动压力为输入,仿真获得驱制动耦合模型对应的相图和时间历程;对比采用相空间重构技术获得的相图和驱制动耦合模型仿真得到的相图,判断两者是否为同一类振动,若为同类振动,则进一步分析时间历程,若为不同类型的振动,则修改驱制动耦合模型中的摩擦类型参数;基于存储的制动压力数据和车速数据预测颤振,若存储数据中没有对应的制动压力和车速,则采用驱制动耦合模型预测颤振并将结果保存到存储设备中;本发明能根据采集的数据预测颤振。
  • 一种电动汽车制动器预测方法
  • [发明专利]基于时滞预估的混合动力汽车E-H切换协调控制方法-CN202111652816.9在审
  • 汪佳佳;韩清振;杨文翰 - 扬州大学
  • 2021-12-30 - 2022-03-15 - B60W10/06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时滞预估的混合动力汽车E‑H切换协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纯电动模式下行驶时,根据已设定的切换车速阈值vthr,VCU判断是否进行模式切换;若车速v≥vthr时,VCU控制第一电机使车辆由纯电动模式进入发动机拖转,设计基础电机转矩补偿控制策略,求解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二次目标转矩;当发动机的转速ωe≥ωidle时,车辆进入混合驱动模式,求解该模式下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二次目标转矩,当混合驱动模式趋于稳态后,发动机和第一电机的功率于前行星排齿圈汇合输出,结合来自后排行星架中第二电机的功率传递,最终三股功率流一起输出驱动车轮,模式切换过程结束;本发明实现平稳高效的模式切换品质。
  • 基于预估混合动力汽车切换协调控制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装备新型柔性负重轮的履带车辆平顺性预测方法-CN202110643607.1在审
  • 邓耀骥;王志越;沈辉;龚俊杰;郑再象;韩清振;陆存豪 - 扬州大学
  • 2021-06-09 - 2021-08-24 - G06F30/23
  • 一种装备新型柔性负重轮的履带车辆平顺性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具有不同结构和材料的柔性负重轮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S2、仿真分析不同有限元模型的静载工况;S3、拟合得到有限元模型的刚度曲线,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S4、建立履带车辆半车动力学模型和随机路面模型;S5、联合柔性负重轮数学模型、履带车辆半车动力学模型和随机路面模型,预测装备柔性负重轮的履带车辆在随机路面的行使平顺性,若满足平顺性要求输出结果,若不满足则返回S1。本发明结合有限元技术与动力学方法解决了装备新型柔性负重轮的履带车辆平顺性预测问题,为柔性负重轮结构参数化设计提供指导,节约了时间和经济成本、缩短了研究周期。
  • 一种装备新型柔性负重履带车辆平顺预测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径向挤压机模具供气装置-CN202010231488.4有效
  • 徐高军;刘继华;陈靖芯;秦永法;陈建;韩清振;李如华;马祥 - 江苏江扬建材机械有限公司
  • 2020-03-27 - 2021-07-30 - B28B21/52
  • 一种径向挤压机模具供气装置。涉及混凝土管制备领域,具体涉及对径向挤压机模具供气装置的改进。包括基座、连接气源的供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驱动机构、旋转杆、连接座和通气板;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轴垂直于水平面;所述旋转杆的根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输出轴上,且与所述输出轴垂直;所述连接座可调节位置地连接于所述旋转杆的远端,所述通气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所述供气管连接所述通气板。本发明针对原有的技术弊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避免直线驱动形式容易出现气缸杆(活塞杆)直线运动精度丧失时,出现顶死、变形的弊端,进而高可靠性工作的径向挤压机模具供气装置。
  • 一种径向挤压模具供气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液力缓速装置-CN202011465181.7在审
  • 韩清振;朱林;牛诗琴;张立伟 - 扬州大学
  • 2020-12-14 - 2021-03-30 - F16D57/02
  • 本发明公开了汽车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液力缓速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连接有具有容纳腔的环形管道,外壳体上可转动地连接有驱动轴,环形管道上可转动地连接有传动轴一,传动轴一经轴承一与环形管道连接,传动轴一的一端在环形管道外,传动轴一的另一端伸进环形管道内,在环形管道内的传动轴一上连接有缓速叶轮一,驱动轴与传动轴一传动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制动力矩。
  • 一种液力缓速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管路液力缓速器-CN202011465183.6在审
  • 韩清振;张立伟;牛诗琴;朱林 - 扬州大学
  • 2020-12-14 - 2021-03-30 - F16D57/02
  • 本发明公开了汽车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新型管路液力缓速器,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连接有具有容纳腔的环形管道,外壳体上可转动地连接有驱动轴,环形管道上可转动地连接有传动轴一,传动轴一经轴承一与环形管道连接,传动轴一的一端在环形管道外,传动轴一的另一端伸进环形管道内,在环形管道内的传动轴一上连接有缓速叶轮一,驱动轴与传动轴一传动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制动力矩。
  • 一种新型管路液力缓速器
  • [实用新型]一种液压式防油液大幅晃动燃油箱-CN202021295595.5有效
  • 韩清振;秦永法;陈靖芯;朱林 - 扬州大学
  • 2020-07-06 - 2021-02-12 - B60K15/03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燃油箱技术领域内的一种液压式防油液大幅晃动燃油箱,包括燃油箱本体和防晃液压油箱本体,燃油箱本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密封连接有左端盖和右端盖,燃油箱本体内设有可滑动的左端活塞和右端活塞,左端活塞、右端活塞和燃油箱本体侧壁之间围成一个密封的中间容腔以存储油液,左端盖上密封连接有左回流管和左进油管,右端盖上密封连接有右回流管和右进油管,左进油管远离左端盖的一端和右进油管远离右端盖的一端分别与防晃液压油箱本体密封连接,防晃液压油箱本体的底部连接有左单向阀和右单向阀,左单向阀的出油口与左进油管密封连接,右单向阀的出油口与右进油管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防油液晃动的方式更柔性化。
  • 一种液压式防油液大幅晃动燃油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