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44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多层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CN201510257911.7在审
  • 王聪;蔡伟;方小红;陈小源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2015-05-20 - 2015-08-19 - C01B31/04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生长于金属层表面的石墨烯薄膜上形成聚合物支撑层;S2:溶解金属层,并对聚合物支撑层/石墨烯薄膜进行掺杂;S3:将聚合物支撑层/石墨烯薄膜覆盖到另一生长于金属层表面的石墨烯薄膜上;S4:再次溶解金属层并掺杂;S5:将聚合物支撑层/石墨烯薄膜覆盖到目标衬底上,去除聚合物支撑层。通过灵活控制重复步骤S3~S4的次数,可以得到位于目标衬底上所需层数的石墨烯薄膜。本发明通过在转移过程中将一次形成的聚合物支撑层反复利用,避免各层石墨烯之间的聚合物残余;同时在逐层转移过程中进行化学掺杂,使得掺杂离子处于各层石墨烯之间,不易从石墨烯薄膜上脱离,延长了掺杂的效果。
  • 一种多层石墨薄膜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渐变折射率材料制备方法-CN201510116902.6有效
  • 奚衍罡;陈小源;李玉磊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2015-03-17 - 2015-06-03 - G02B1/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渐变折射率材料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提供一基底,采用掠入射角镀膜或者化学腐蚀方式在所述基底表面镀渐变折射率层,所述渐变折射率层是以传统光学材料为基础,通过改变结构中材料与空隙的体积比,从而调节所述渐变折射率层的有效折射率。本发明采用掠入射角镀膜的方法制备渐变折射率材料并采用该材料形成新型高效光学结构。由于采用渐变折射率材料,新型的光学结构的光学性能更好,同时能够有效的和不同的衬底或基板集成,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该器件的光学性能,促进该光学结构的应用。
  • 渐变折射率材料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太阳能分布式发电系统-CN201310258281.6在审
  • 杨康;陈小源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2013-06-26 - 2014-12-31 - H02S10/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分布式发电系统,依据建筑的特点,分布式设置包括反射镜及与其对应的跟踪组件的聚光装置,精确跟踪并聚焦太阳光至发电装置以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连接于发电装置的电力装置对外供电;形成于发电装置的冷却组件,在发电装置冷却过程中使用循环的冷却介质收集热能,并通过与所述发电装置的冷却组件相连接的热能装置对外供热。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聚光装置和发电装置可设置于同一建筑上或相临近的不同建筑上,增大太阳光的收集面积;本发明聚光装置的反光镜结构简单、易操作、适应性强且灵活度较高;进一步,本发明实现同时对外供电供热,大幅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降低系统成本,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 太阳能分布式发电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薄膜的转移方法-CN201410410144.4在审
  • 方小红;蔡伟;王聪;杨立友;陈小源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2014-08-20 - 2014-12-10 - C01B31/04
  •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薄膜的转移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步骤:首先提供一金属基底,在所述金属基底表面依次形成有石墨烯薄膜、有机聚合物保护层和聚合物框架支撑层,所述有机聚合物保护层和聚合物框架支撑层均具有表面能或粘性;之后将所述石墨烯薄膜与金属基底剥离,然后将所述石墨烯薄膜与目标衬底贴合;最后依次剥离所述聚合物框架支撑层和有机聚合物保护层。本发明利用有机聚合物保护层和聚合物框架支撑层具有的合适表面能或本身粘性,两者可以直接贴合而不需要胶粘,并在转移后具有可无损剥离的特性同时满足简化、稳定工艺并保证石墨烯薄膜的完整转移以及金属基底的重复利用。
  • 一种石墨薄膜转移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层转移的晶硅薄膜的制备方法-CN201310167373.3有效
  • 刘东方;张伟;陈小源;杨辉;王聪;鲁林峰;李东栋;方小红;李明;杨康;王旭洪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2013-05-08 - 2014-11-12 - H01L21/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层转移的晶硅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1)于单晶硅衬底表面形成用于制作周期性棒阵列的掩膜,采用化学湿法刻蚀或干法刻蚀工艺于单晶硅衬底上形成周期性的硅棒阵列;2)于单晶硅衬底表面及硅棒阵列表面形成阻挡层;3)采用选择性刻蚀工艺暴露硅棒阵列顶部的硅,形成硅核阵列;4)以硅核阵列作为外延生长的籽晶或成核位置,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于硅棒阵列顶部形成连续的硅膜;5)剥离硅膜,将其转移至一预设基底。本发明以单晶硅片为母衬底,所生长硅膜能够继承母衬底的晶体质量,藉此保证硅膜的高晶体质量;硅膜剥离后,衬底经过简单处理后可以重复使用,同时气相化学沉积硅膜生长工艺简单,从而可有效地降低硅膜生产成本。
  • 一种基于转移薄膜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多能源发电装置-CN201210316413.1在审
  • 陈小源;鲁林峰;杨康;陈海燕;汪昌州;金波;付苓;王旭洪;李中丽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2012-08-30 - 2014-03-26 - F03G6/06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能源发电装置,为一种将太阳能、风能和热空气能进行综合利用的多能源发电技术,其中,太阳能发电子系统包括反射镜镜场与安装在塔顶的太阳能接收器,风力发电子系统包括风轮和发电机,热能发电子系统包括设在承载塔内部的流通通道、与流通通道相通的热能收集装置、设置在承载塔内的风轮以及发电机。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多能源发电装置,通过合理的布局及设计,能够综合利用太阳能、风能和热能中至少两个能源形成组合以进行联合发电,有效解决单独一种新能源发电技术因受自然因素限制而出现的工作不稳定与供电不足的问题,大幅提高新能源技术供电的稳定性以及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 多能发电装置
  • [发明专利]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CN201210316364.1有效
  • 陈小源;付苓;杨康;李明;鲁林峰;王会利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2012-08-30 - 2014-03-26 - H02S10/00
  • 本发明提出一种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为反射镜镜场与运动的太阳能接收转换器相配合的太阳能跟踪技术。在所述太阳能跟踪技术中:把反射镜镜场内反射镜对太阳的跟踪分解为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东西方向采用精确的一维跟踪;南北方向采用每隔一段时间调整一次反射镜倾角或者倾角固定不变的方式跟踪;太阳能接收转换器沿塔承载塔上下移动,配合镜场聚焦点的变化。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可以在保证镜场对太阳的追踪精度的情况下有效降低系统成本。
  • 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
  • [发明专利]光谱补偿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CN201210315971.6有效
  • 陈小源;杨康;李东栋;王亮兴;方小红;付苓;李明;李成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2012-08-30 - 2014-03-26 - H02S10/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谱补偿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反射镜组、叠层太阳能电池、管理控制系统和电力系统四部分组成。该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利用对特定谱段或者特定波长的太阳光具有反射作用的半反射镜,补偿叠层电池电流输出较弱的结,解决叠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因入射光谱的不均导致的各结电流输出失配的问题。其特点在于该系统将使用的反射镜分为全太阳光谱反射功能的全光谱反射镜与对特定谱段或者特定波长的太阳光具有反射作用的半反射镜两种,反射镜组将太阳光反射到叠层电池表面后,叠层电池表面的探测器获得电流失配信号,并将其反馈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输出信号驱动半反射镜对叠层电池输出电流较弱的相应子电池进行光谱补偿。
  • 光谱补偿太阳能发电系统
  • [发明专利]太阳能热利用系统-CN201310336743.1在审
  • 陈小源;杨康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2013-08-02 - 2013-11-20 - F24J2/1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依据建筑的特点,在建筑表面及其周围空间分布式设置聚光装置,精确跟踪太阳并聚焦太阳光至太阳能吸收装置的集热器上,增加太阳能吸收装置对太阳光的吸收量,其中,所述聚光装置至少包括一个反射镜以及与其对应的跟踪组件。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聚光装置可设置在太阳能吸收装置所在的建筑、和/或与该建筑相临近的建筑、和/或临近该建筑的地面上,能够明显增大太阳光的收集面积,增加系统的热能供应能力;进一步,本发明聚光装置的反光镜结构简单、易操作、适应性强,便于在已有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基础上做改造;且反光镜可分布式选择安装在同一或不同建筑上,灵活度较高,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 太阳能利用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铜铟镓硒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CN201310314965.3无效
  • 方小红;于洋;陈小源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2013-07-24 - 2013-11-20 - H01L31/18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铟镓硒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于刚性衬底表面形成剥离层;2)于所述的剥离层表面形成聚合物薄膜层;3)于所述的聚合物薄膜层表面形成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功能层系;4)藉由所述剥离层将所述的聚合物薄膜层及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功能层系与所述刚性衬底分离。本发明以刚性衬底为基底,增加剥离层和聚合物薄膜层工艺,在电池制备完成后剥离即可获得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降低其工艺开发难度,实现高效轻质的铜铟镓硒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同时,针对衬底无Na的特点,在聚合物薄膜层制备工艺之后,增加含Na功能层的制备,对于吸收层薄膜的生长进行优化,得到高性能的吸收层。
  • 一种铜铟镓硒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可调式定日镜跟踪装置-CN201210076388.4无效
  • 陈小源;付苓;李明;杨康 - 上海中科高等研究院
  • 2012-03-21 - 2013-09-25 - G05D3/12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式定日镜跟踪装置,包括装有反射镜的定日镜组件,调节该定日镜组件俯仰角度的俯仰可调机构,方位跟踪机构及支撑座,该俯仰可调机构至少包括俯仰轴,轴接于俯仰轴两端的俯仰架,连接俯仰架的方位轴及定位件,该俯仰轴的至少一端具有多个俯仰角度定位部,该俯仰架对应轴接俯仰轴的两端分别具有轴孔,轴孔的侧壁上具有穿孔,定位件透过该穿孔与俯仰角度定位部相配合以定位该俯仰轴的旋转角度,本发明的可调式定日镜跟踪装置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手动调节2至6次,东西方向自动跟踪太阳,这样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保证跟踪精度,并且可以大量应用在的新型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中。
  • 调式定日跟踪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