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2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电化学充氢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测试装置-CN201710314913.4有效
  • 董福涛;薛飞 - 华北理工大学
  • 2017-05-07 - 2019-05-28 - G01N3/1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化学充氢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属于金属力学性能方法测试装置领域。一种电化学充氢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工作台和电解电源,所述电解电源正极和负极通过导线分别与铂片和试件相连。它可以实现第一夹紧体和第二夹紧体均位于电解池外侧拉伸试件,避免了电解溶液腐蚀夹紧元件,试件穿插过有机容器,试件插孔处通过多个密封板密封试件与试件插孔的缝隙,密封板上的密封垫和橡胶片,有效的防止溶液泄露,再进行拉伸时,在弹簧的推动密封板的作用下,使得密封垫和橡胶片紧贴方形密封垫和试件,避免了溶液泄露,能做到一边将金属试样电化学充氢,一边做拉伸实验,测试效果好。
  • 一种电化学条件下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电荷藕合感应高温测温装置-CN201710314912.X有效
  • 薛飞;董福涛 - 华北理工大学
  • 2017-05-07 - 2019-01-01 - G01J5/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荷藕合感应高温测温装置,属于高温测温领域。一种电荷藕合感应高温测温装置,包括壳体和计算机,所述壳体内固定连接有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它可以实现通过隔热外套起到隔热作用初步防止外部过高温度对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影响,同时通过向隔热外套与壳体形成的冷气腔内通入冷气进一步起到隔热降温作用,有效的防止了环境温度过高影响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测量精度,提高了测量精度,同时在吸尘管和回流管的作用下,吸收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中的颗粒杂质等辐射杂质并过滤回流,有效的防止了辐射杂质影响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感应测量精度,测量准确度高。
  • 一种电荷感应高温测温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低碳合金钢的处理方法-CN201610948889.5有效
  • 魏英立;宋进英;郑小平;李红斌;张荣华;陈连生;田亚强;董福涛;刘倩;万德成;马劲红 - 华北理工大学
  • 2016-10-27 - 2018-04-24 - C21D8/02
  • 本发明一种低碳合金钢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铸造低碳合金钢坯,将所述低碳合金钢坯锻造为板坯;b)将所述板坯进行热轧,得到终轧板;c)将所述终轧板升温至双相区温度后立即变形,保温处理后水淬至室温。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结合低碳合金钢双相区保温合金元素配分行为、双相区热变形产生空位和间隙原子等实现促进合金元素配分的效果,不仅发挥了钢中固有合金元素的作用,而且在充分发挥原有C配分的基础上,提高合金元素在奥氏体(室温马氏体)中的聚集程度,为后续的Q&P处理工艺中稳定更多残余奥氏体,弥补低碳带来的强塑积降低提供有利支撑。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可使合金元素的富集程度提高2%~5%。
  • 一种合金钢处理方法
  • [实用新型]一种自控式节能加热炉-CN201621225551.9有效
  • 田铁磊;董福涛 - 华北理工大学
  • 2016-11-15 - 2017-05-10 - F27B9/2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控式节能加热炉,包括传送带、稳轴器、专利火口、加热段燃烧室、进风回流管、保温燃烧室、电控室和操作台,所述传送带的右侧安装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右侧安装有稳轴器,所述稳轴器的右侧安装有电机,且电机右侧安装有电控室,所述电控室的内部设置有异动风机,所述电控室的右侧安装有专利火口,所述专利火口的右侧安装有加热段燃烧室,且加热段燃烧室的右侧安装有保温燃烧室,所述加热段燃烧室的下方安装有出渣口,所述电控室的下方安装有隔热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加热炉内部安装有温度检测仪,能够对加热炉内部的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得内部的温度很好的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增加了设备的功能性。
  • 一种自控节能加热炉
  • [实用新型]一种冶金熔融加热装置-CN201621225552.3有效
  • 田铁磊;董福涛 - 华北理工大学
  • 2016-11-15 - 2017-05-10 - F27B14/06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冶金熔融加热装置,包括产物综合处理装置、熔炼装置、电磁加热板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方安装有加热器,且加热器的表面安装有电磁加热板,所述电磁加热板的上方安装有熔炼装置,所述熔炼装置的内部安装有温度测量器,所述熔炼装置的左侧安装有产物综合处理装置,所述产物综合处理装置的底部安装有排渣管道,所述安装板的下方安装有四个支撑架。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混合动力搅拌器,使物料分布均匀,有利于熔炼装置中进行熔融处理,通过安装有废料回收再利用装置,能够将废料回收再利用,提高了废料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通过安装有故障排除装置,使得冶金熔融加热装置可以快速排除故障。
  • 一种冶金熔融加热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力学拉伸实验测试装置-CN201621225178.7有效
  • 董福涛;田铁磊 - 华北理工大学
  • 2016-11-15 - 2017-05-03 - G01N3/0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力学拉伸实验测试装置,包括转轮、置物器、工作台、安装板、测试装置本体、输入口和电机,所述测试装置本体的内部安装有驱动装置,且驱动装置的下方安装有转轮,所述安装板的左侧安装有显示屏,且显示屏的下方安装有输入口,所述输入口的右侧安装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表面安装有传送带,所述电机的右侧安装有控制器,且控制器的下方安装有底座,所述工作台的中部安装有置物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板的内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能够将拉伸时受力大小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便于了解受力情况,通过安装有拉伸长度测量器,使得拉伸的长度得到及时的测量,进而能够掌握施加的力与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
  • 一种力学拉伸实验测试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力学性能试验机-CN201621225574.X有效
  • 董福涛;田铁磊 - 华北理工大学
  • 2016-11-15 - 2017-05-03 - G01N3/08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力学性能试验机,包括定位柱、控制盒、动力室、受力板、传动带、电机和转动轴,所述动力室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动力室安装在定位柱的下方,且定位柱的左侧安装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表面安装有液晶显示屏,且液晶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功能按键,所述定位柱的右侧安装有松紧度调节阀,且松紧度调节阀安装在受力板的下方,所述受力板的上方安装有顶立柱,所述定位柱的右侧安装有顶板,且顶板的下方安装有固定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压力传动杆,能够将所受到的压力通过压力传动杆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出来,重力传感器使得传输的效率更高,而且显示的结果更精确,磁力保护器能够对内部的器件进行有效的保护。
  • 一种力学性能试验
  • [实用新型]冶金炉用加料斗-CN201620448527.5有效
  • 薛飞;董福涛;王嘉伟 - 华北理工大学
  • 2016-05-17 - 2016-12-07 - F27D3/10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冶金炉用加料斗,包括内部形成有置料腔的置料部,于置料部的顶部及一侧开口;还包括布设于置料腔底部的倒料部,倒料部一端铰接于置料部一侧的开口处,另一端与置料部的另一侧之间铰接相连有驱动部,在驱动部的驱动下,倒料部相对于置料部转动,以进行卸料。本实用新型的冶金炉用加料斗,设置有可搁置物料的置料部,且于置料部的顶部及一侧有可装料或卸料的开口,通过在置料腔底部设置倒料部,且倒料部一端铰接于置料部一侧的开口处,另一端与置料部的另一侧之间铰接相连有驱动部,在驱动部的驱动下,倒料部相对于所述置料部转动,进行卸料,加料便捷,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 冶金炉用加料斗
  • [实用新型]防雾流量表-CN201620448529.4有效
  • 薛飞;董福涛;王嘉伟 - 华北理工大学
  • 2016-05-17 - 2016-11-30 - G01F15/14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雾流量表,包括仪表盘,在所述仪表盘处封罩有罩体,所述罩体包括环绕设于仪表盘四周的罩体壁,以及与罩体壁相连且相对于仪表盘呈外凸状的透明罩;在所述罩体壁上、靠近所述透明罩的位置设有两个相对布置、并带有封盖的除雾口,在所述除雾口内设置有过滤板;于所述罩体壁的内壁上还设有呈环状且向透明罩一侧倾斜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除雾口靠近仪表盘一侧的边缘相连。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雾流量表,可使罩体内在透明罩附近形成气流,从而将雾化的水气从透明罩附近带到除雾口排出,有效消除流量表的雾化问题。
  • 流量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