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5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基于光力悬浮的全张量重力梯度测量方法及重力梯度仪-CN201810377078.3有效
  • 缪立军;牟家鹏;庞斌;黄腾超;胡慧珠;舒晓武;刘承 - 浙江大学
  • 2018-04-25 - 2020-11-10 - G01V7/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力悬浮的全张量重力梯度测量方法及重力梯度仪。所述方法采用三个微球光力悬浮三轴敏感单元分别置于立体空间的三点,不共线,通过微球光力悬浮三轴敏感单元分别测得三点处的重力加速度,然后利用差分原理得到重力梯度全部张量。所述的微球光力悬浮三轴敏感单元包括敏感微球悬浮模块、敏感微球位移探测模块,其中敏感微球悬浮模块利用光力效应实现敏感微球的悬浮,敏感微球位移探测模块利用光强平衡探测原理实现敏感微球的三轴位移探测,再利用光力悬浮单元的刚度解算出三轴重力加速度。本发明可以同时实现重力梯度全张量的高灵敏度测量,同时有效减小全张量重力梯度仪的集成难度。
  • 基于悬浮张量重力梯度测量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测量光场分布的方法及装置-CN202010667605.1有效
  • 傅振海;刘承;陈志明;陈杏藩;李楠;胡慧珠 - 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
  • 2020-07-13 - 2020-10-30 - G01J1/4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光场分布的方法及装置。利用光阱稳定悬浮微粒,移动光阱使微粒靠近待测光场,利用光电探测器收集微粒在待测光场的三维空间中不同位置的散射光信号,根据散射光强与该位置的光强成正比解算出待测光场的光场分布。测量光场分布的装置,包括激光器、捕获光路、微粒、光电探测器、控制系统和上位机;激光器出射激光,经过捕获光路,出射高度聚焦的捕获光B,形成光阱,捕获微粒;微粒在待测光场A中的某个位置,散射光C被光电探测器收集;光电探测器将散射光信号上传到上位机;上位机根据不同位置处获取的散射光信号解算出待测光场A的光场分布。本发明可精确获得光场的三维光强分布,将光场测量的空间分辨率提升到纳米量级。
  • 一种测量分布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低噪声光纤陀螺-CN201910137753.X有效
  • 陈杏藩;祝训敏;李楠;胡慧珠;舒晓武;刘承 - 浙江大学
  • 2019-02-25 - 2020-10-20 - G01C19/7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低噪声光纤陀螺。第一光纤耦合器同侧的两个端口分别连接光源和第二光纤耦合器,第一光纤耦合器另一侧的两个端口分别连接波导调制器和噪声压缩器,波导调制器另一侧的两个端口通过光纤环连接;噪声压缩器连接第二光纤耦合器,第二光纤耦合器分别通过一个端口连接第一光电探测器和第二光电探测器。第二光纤耦合器接收干涉信号和压缩光信号并分别输出到第一光电探测器和第二光电探测器转换为电信号,将两个电信号作差得到的差值输入光纤陀螺的电路处理系统。本发明提高了光纤陀螺的光电检测信噪比,改善了随机游走系数,能够为高性能惯性导航系统提供高灵敏度的角速度测量传感器。
  • 一种新型噪声光纤陀螺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脉冲激光重复捕获微球的系统及方法-CN201910391742.4有效
  • 王霞;李楠;傅振海;胡慧珠;刘承 - 浙江大学
  • 2019-05-13 - 2020-08-14 - G21K1/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脉冲激光重复捕获微球的系统及方法。左光纤接于左光耦合器输入侧,左光耦合器输出侧经左熔接光纤连接,左熔接光纤与毛细管熔接,毛细管与右熔接光纤熔接,右熔接光纤与右光耦合器输出侧连接,右光耦合器输入侧与右光纤连接;左连续激光与右连续激光同时对向发射至毛细管内部形成光阱捕获区域;左右脉冲激光作用于微球上,调节右脉冲激光的功率,使得左脉冲激光与右脉冲激光同时作用于微球,微球弹起脱离原位置移动到光阱捕获区域内部,进而实现微球稳定捕获。本发明采用脉冲激光使微球脱离微腔表面,进入光阱捕获区域,实现微球的起支和捕获,实现单粒的重复捕获,无需重复加载微粒,可应用于空气、真空等环境。
  • 一种基于脉冲激光重复捕获系统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光阱测量微粒光吸收特性的方法及装置-CN201910965695.X在审
  • 李楠;傅振海;胡慧珠;陈杏藩;高晓文;刘承 - 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
  • 2019-10-12 - 2020-07-10 - G01N15/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光阱测量微粒光吸收特性的方法及装置。利用光阱稳定悬浮待测微粒,然后对捕获势阱中的待测微粒施加一束激发光束和一束探测光束,利用探测器收集经过微粒之后的探测光束;待测微粒吸收激发光束被瞬间加热,产生热透镜效应,对探测光束的折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探测器上接收到的热光信号;根据热光信号的变化可解算出待测微粒对激发光束的光吸收特性;改变激发光束的波长进行测量,可得到在该波段内的光吸收特性谱。装置包括捕获光阱模块、激发探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本发明采用光学非接触式的方法测量微量样品的光吸收特性,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可在光阱中原位测量微粒的光吸收特性,实时筛选出光吸收特性良好的微粒样品。
  • 一种利用测量微粒光吸收特性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悬浮微粒的动力粘度的测量方法及装置-CN201810459625.2有效
  • 傅振海;李楠;李文强;胡慧珠;舒晓武;刘承 - 浙江大学
  • 2018-05-15 - 2020-05-19 - G01N11/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悬浮微粒的动力粘度的测量方法及装置。测量方法利用捕获光束将待测样品中的微粒稳定捕获,然后对捕获势阱中的微粒施加一束调制光束,所述的调制光束的光功率受到激励信号的调节,微粒受到调制光束的作用力后,发生响应运动;通过探测捕获光束的散射光的光功率变化得到微粒实时的运动曲线,通过运动曲线的参数拟合得到谐振频率和黏滞阻尼,从而得到待测样品的动力粘度。测量装置包括样品模块、捕获光阱模块、激励调制模块和运动检测模块。本发明采用光学非接触式的方法测量样品的动力粘度,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能够实时动态地检测样品在不同温度、气压等条件下动力粘度的变化。
  • 一种基于悬浮微粒动力粘度测量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光力冷却小型化高精度光学重力仪-CN201910143725.9有效
  • 陈杏藩;祝训敏;李楠;胡慧珠;舒晓武;刘承 - 浙江大学
  • 2019-02-25 - 2020-05-19 - G01V7/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力冷却小型化高精度光学重力仪。包括真空腔体和释放装置、激光冷却腔、光学探测腔和微纳小球;激光冷却腔、光学探测腔分别位于真空腔体中部上下方;激光冷却腔包括两个透镜,两束水平平行光采用同个激光器输出的两个垂直偏振态;两个透镜的焦点重合并在焦点处形成光阱区;光学探测腔包括两个透镜,两个透镜的焦点重合并在焦点处形成探测区;释放装置设有释放出口,真空腔体正下方外有冷却光源,冷却光源向上发冷却光照到光阱区。本发明利用微纳小球作为测量载体,结合激光冷却技术,精确测量小球的释放位置和捕获位置以获得重力加速度的精确值,消除了环境干扰,提高重力加速度测量精度,改进了测量速度和效率。
  • 一种冷却小型化高精度光学重力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阱的测振方法及测振装置-CN201810515788.8有效
  • 李楠;李文强;胡慧珠;舒晓武;刘承 - 浙江大学
  • 2018-05-25 - 2020-04-28 - G01H9/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阱的测振方法及测振装置。测振方法,步骤如下:1)在进行振动测试前,将光阱悬浮模块与位置探测模块固定在振动传递模块上,保持微粒在光阱悬浮模块中的悬浮状态;2)当待测振体产生振动时,振动传递模块将振动传递至光阱悬浮模块中的悬浮光场中;3)测量微粒与振动光场间位置的变化探测出待测振体的振动信息,当微粒与振动光场间的相互位置发生变化时,与微粒作用后的透射光场也产生相应偏移,该偏移通过位置探测模块进行测量,从而获取微粒与振动光场的位置变化信息,即为待测振体的振动特性。测振装置,包括所述的振动传递模块、光阱悬浮模块、位置探测模块。该测振装置可以实现高带宽测量以及实时三维振动测量。
  • 一种基于方法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光悬浮式微球的起支方法及装置-CN201610126624.7有效
  • 胡慧珠;傅振海;葛晓佳;舒晓武;刘承 - 浙江大学
  • 2016-03-07 - 2018-12-25 - G01P15/0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悬浮式微球的起支方法及装置,可用于光阱加速度计微球的快速起支。本装置利用电磁碰撞的方法能够轻易获取微球脱离基片表面所需的巨大加速度,碰撞的可重复性强,可实现微球的快速脱离和悬浮。本装置利用单光束光阱与对接光纤的耦合光功率的变化量作为微球是否悬浮成功的有效判据。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简单的电磁装置快速、可重复地实现微球的光悬浮,无需传统的显微成像结构和昂贵的压电振动器件,微球悬浮的可控性和重复性高。
  • 一种悬浮式微方法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