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4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掺氮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CN201210007712.7有效
  • 夏洋;饶志鹏;万军;李超波;陈波;刘键;江莹冰;石莎莉;李勇滔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2012-01-11 - 2013-07-17 - C23C16/40
  •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钛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掺氮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硅衬底放置于原子层沉积设备反应腔中;以氮气为载气向原子层沉积设备反应腔中通入含钛源气体,含钛源气体中的钛原子吸附在硅衬底上;向原子层沉积设备反应腔中通入氮气,同时进行等离子体放电,氮气电离后部分氮原子与部分钛原子形成共价键;向原子层沉积设备反应腔中通入含氧源,未与氮原子反应的钛原子与含氧源中的氧原子形成钛氧键;重复上述步骤即可逐层生长含氮原子的二氧化钛薄膜。本发明利用ALD设备对二氧化钛薄膜进行氮掺杂,能够实现均匀的在整个结构中掺氮,且掺杂后氮元素含量高,性能显著增加。
  • 一种掺氮二氧化薄膜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单晶立方形氮化碳薄膜的制备方法-CN201210007622.8有效
  • 饶志鹏;万军;夏洋;陈波;李超波;石莎莉;李勇滔;李楠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2012-01-11 - 2013-07-17 - C30B25/02
  • 本发明涉及氮化碳的制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单晶立方形氮化碳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硅衬底放置于原子层沉积设备反应腔中;向原子层沉积设备反应腔中通入包含碳氮元素的第一反应前驱体,碳氮原子在硅衬底表面进行化学吸附;通过氧化反应使硅衬底表面形成羟基结构;羟基结构在高温下脱水形成N-O-C结构;通入第二反应前驱体,通过还原反应还原掉O元素并形成相应的副产物,直到硅衬底表面的碳氮原子完全自发成键;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在衬底表面形成单晶立方形氮化碳薄膜。本发明同时沉积碳氮元素,并利用氢的还原性来实现薄膜的生长,操作简单,转化率高,能耗小,且制得的单晶立方形氮化碳薄膜结构完整。
  • 一种立方氮化薄膜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单晶立方形氮化碳薄膜的制备方法-CN201210007603.5有效
  • 饶志鹏;夏洋;万军;李超波;陈波;刘键;江莹冰;石莎莉;李勇滔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2012-01-11 - 2013-07-17 - C30B25/02
  • 本发明涉及氮化碳的制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单晶立方形氮化碳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硅衬底放置于原子层沉积设备反应腔中;(2)向原子层沉积设备反应腔中通入碳源气体,碳源气体作为第一反应前驱体在硅衬底表面进行碳化学吸附,碳源气体中的碳原子吸附在硅衬底上;(3)吸附在硅衬底上的碳原子与电离后的第二反应前驱体在氢气的辅助下发生反应,产生相应的产物,直到硅衬底表面的碳原子完全消耗;(4)重复步骤(2)和(3),即可在衬底表面形成单晶立方形氮化碳薄膜。本发明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单晶立方形氮化碳薄膜,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转化率高,能耗小,且制得的单晶立方形氮化碳薄膜结构完整。
  • 一种立方氮化薄膜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原子层沉积设备-CN201210001945.6有效
  • 张艳清;夏洋;李超波;万军;吕树玲;陈波;石莎莉;李楠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2012-01-05 - 2013-07-10 - C23C16/44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子层沉积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使用集显示和控制于一体的嵌入式控制单元作为控制系统主控部件的原子层沉积设备。所述原子层沉积设备,包括主控部件、电气控制部件、真空部件、加热部件和气路部件,主控部件分别与电气控制部件、真空部件、加热部件和气路部件连接,电气控制部件分别与真空部件、加热部件和气路部件连接,主控部件为集显示与控制于一体的控制设备。本发明采用集显示和控制于一体的主控部件代替传统的显示器+工控机+PLC(或控制板卡)的控制架构,使得设备结构简洁清晰、占用体积小、组装和维护简单方便、可靠性高,能够有效防止设备运行中意外事故的发生。
  • 一种原子沉积设备
  • [发明专利]掺氮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CN201110421550.7有效
  • 万军;赵柯杰;黄成强;饶志鹏;陈波;李超波;夏洋;吕树玲;石莎莉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2011-12-15 - 2013-06-19 - C23C16/30
  • 公开了一种掺氮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向反应腔室中先后通入含钛源气体,形成硅钛键;向原子层沉积设备反应腔中通入氮气和氢气,进行等离子体放电,氮气电离后部分氮原子与所述部分钛原子形成共价键,氮原子未成键的电子和电离的氢原子成键;向原子层沉积设备反应腔中通入含氧源,形成钛氧键;逐层生长含氮原子的二氧化钛薄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掺氮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方法,利用等离子体原子层沉积设备对二氧化钛薄膜进行氮掺杂。本方法利用原子层沉积单层循环生长的特点和等离子体高化学反应活性的特点,在二氧化钛薄膜生长的过程中实现均匀的在整个薄膜结构中掺杂氮原子,使得掺杂后的薄膜结构完整,性能显著,有效提高TiO2对可见光的利用率。
  • 掺氮二氧化薄膜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防回流的原子层沉积设备及其使用方法-CN201110310015.4有效
  • 王燕;李勇滔;夏洋;赵章琰;石莎莉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2011-10-13 - 2013-04-17 - C23C16/44
  •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回流的原子层沉积设备。所述原子层沉积设备,包括真空部件、加热部件、气路部件、等离子体产生部件、控制部件和沉积室;气路部件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末端结合处延伸出一段公共管道与沉积室相连;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分别设有一对反应气体源瓶和清理气体源瓶,反应气体源瓶设置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靠近沉积室的一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回流的原子层沉积设备的使用方法。本发明提高了原子层沉积设备化学试剂的利用率,降低残留试剂对气体试剂的污染,减少了流量偏移,有效避免了气体回流现象,同时减少清理气体停留时间和化学试剂的去除时间,降低沉积反应周期时间。
  • 一种回流原子沉积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发明专利]基于可伸缩腔室的原子层沉积设备及其使用方法-CN201110309555.0有效
  • 王燕;李勇滔;夏洋;赵章琰;石莎莉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2011-10-13 - 2013-04-17 - C23C16/44
  •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可伸缩腔室的原子层沉积设备。所述原子层沉积设备,包括真空部件、加热部件、气路部件、等离子体产生部件、控制部件和沉积室;沉积室包括第一容积和第二容积;当沉积室在通气状态时,沉积室的容积为第一容积,当通气结束后,沉积室的容积为第二容积;第一容积大于第二容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可伸缩腔室的原子层沉积设备的使用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可伸缩腔室结构,提高了原子层沉积设备的化学试剂的利用率,减少清理气体停留时间和化学试剂的去除时间,进而降低沉积反应周期时间,在短时间内加工出所需厚度的膜层,提高了设备的寿命,且能够降低尾气处理的难度。
  • 基于伸缩原子沉积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